石拐区坚持六个“更加注重”,打造“小而精、小而优、小而强”乡村振兴新样板-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6/25 11:41:41
来源:石拐区融媒体中心

石拐区坚持六个“更加注重”,打造“小而精、小而优、小而强”乡村振兴新样板

字体:

  石拐区坚持把乡村振兴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动乡村振兴乘势增效”工作目标,树牢“两新”导向、强化增量意识、突出创新思维,持续抓好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努力打造“小而精、小而优、小而强”乡村振兴新样板。

  更加注重种养质效,全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实施粮食稳产增产、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养殖业稳产保供三大行动,力争种植业面积增加2.6%、突破2.3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1.5万吨以上、增长15%。大力推广水蓄热装配式日光温室建造技术,投资1600万元实施花溪农业现代产业园二期项目,力争年内实现产值5000万元。大力发展生态高效畜牧业,确保畜牧、禽类存栏19万只(羽)、出栏16万只(羽),肉、禽蛋产量1.4万吨、增长16.7%。重点依托德康、八戒、草原立新等龙头企业,做好生猪养殖文章,新建年出栏育肥猪5200头的家庭农场1个,力争生猪年出栏达5万头以上,全区肉类总产量达到1.2万吨以上。因地制宜推行粮改饲项目,增加全株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燕麦等优质饲草种植达3500亩以上。

  更加注重产业提质,持续注入发展“新动能”。实施总投资2亿元智能牧草项目,力争年内饲料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推动同福绿色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打造杂粮加工基地。推动总投资1.2亿元希望德康高端生猪食品加工一期项目年底前投产运营,8月底前建成年产2万吨草原立新肉类食品加工项目,力争肉类加工能力达到3万吨。持续推动投资5000万元的沅参岛海参速食产品项目建设,积极发展“预制菜+冷链配送+物流终端”等新型业态,推动预制菜产能达到2万吨。支持十倍心意扩大奶制品、饼干等食品产能,力争产值达到500万元以上。加快引入蒙辉食品、松谷屋、米老头等知名食品企业,积极推进食品科技及智能加工产业园项目建设,打造包头首家“食品奥特莱斯”。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新建电商服务站3家。争取上级资金1900万元以上,实施乡村振兴示范项目22个,持续擦亮“彩韵青山”“味道古窑”“三十里缸房地”等形象IP,力争打造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村1个、市级示范村2个,全国重点旅游村1个。

  更加注重设施提档,切实筑牢农村“硬基础”。编制《石拐区乡村振兴规划(2023—2025年)》,年底前完成苏木、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报批。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包石一级公路护坡修复工程。推动投资3.15亿元的五当沟水库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农村牧区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确保农村牧区集中供水率达100%。推进分级诊疗,持续提升基层公共医疗卫生能力。落实对特殊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分类资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加快互助幸福大院、幸福食堂等农村牧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卫生户厕改造,确保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83%以上。实施污水收集处理和垃圾分类示范工程,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覆盖率达到100%,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以上。

  更加注重三治融合,加快培塑乡村“新风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调动农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和“三务公开”等制度,保障村民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年底前全覆盖建成区镇两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综治中心)。全面推行民(辅)警进嘎查村(社区)“两委”班子制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乡村建设。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扎实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确保区级以上文明嘎查村、文明苏木镇占比达78%、96%以上。继续优化“示范户”“积分制”“红黑榜”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模式,接续实施“厚养薄葬”行动计划,推动农村牧区移风易俗,营造充满活力、崇德向善的淳美乡风。 

  更加注重多元帮扶,不断拓宽农民“致富路”。依托明阳、亚新、等静压石墨等重点企业项目,深入开展“我为农民找工作”活动,力争年内转移就业300人以上。大力发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加快推广打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试点,鼓励以宅基地、土地经营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奖励推进更大规模土地流转,使广大农户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紧盯22户35人重点监测对象,全力落实好健康医疗、临时救助、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积极争取上级资金6100万元以上,接续实施村嘎查集体经济项目46个,力争17个嘎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突破100万元。落实好二轮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政策要求,稳定农村牧区土地承包关系。

  更加注重党建赋能,全面建强基层“主心骨”。落实落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具体要求,以打造“红色石拐”党建品牌为抓手,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大力实施“红色头雁”工程,选优乡村“带头人”,配强驻村“尖刀班”,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树牢鲜明的用人导向,把乡村振兴成效作为选拔任用、评先奖优的重要依据,在提拔任用、岗位聘用、职级晋升时优先考虑“脚上沾泥”的优秀干部,引导广大干部在“三农三牧”工作一线建功立业。大力推行“比武争星”活动,全面建强党建“红色引擎”,引领推进“组织、文化、产业、人才、生态”五大振兴,聚力推动乡村振兴乘势增效,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爱包头、作贡献”。(包现)

【纠错】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