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服务保障“两件大事”,运用好“四下基层”制度,组织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工作,切实以“问题解没解决、群众满不满意”为标准,有效营造“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工作局面。
满足“小心愿”,彰显服务群众能量
近日,通辽市科尔沁区党校楼部分居民群众反映下水管道经常堵塞,已经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随后,团结街道东顺社区立即联系在职党员,组织维修人员,迅速疏通下水井。在职党员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克服低温寒冷天气影响,不怕脏、不喊累,就地协调解决困扰居民群众实际问题。在职党员还主动向居民群众询问是否还有生活难题,一并解决,为居民群众维修了漏水管道,更换了污水井内老化和腐蚀的零件,做到党员“回家”、服务“到家”。

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方式,针对高龄老人、残疾人、未成年儿童、困难党员等特殊群体,通辽市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设立“微心愿”项目清单。在职党员干部结合自身特点专长,至少认领完成一个“微心愿”,实现群众和党员服务供需双向对接,解决群众所急所盼。
落实“小项目”,解决群众身边问题
扎鲁特旗富丽春城所辖东兴小区是廉租房小区,居民大多为老年人和残疾人,东兴小区门口为一处缓坡,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尤其是雨天,让小区的居民苦不堪言。包联单位鲁丰公司在了解详细情况后,将为东兴小区修建水泥路列入“为民办实事”清单。为尽快完成路面铺设,班子成员多次深入现场勘查,快速组建施工队,完成路面铺设。
通辽市坚持“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综合自身资源力量和辖区人员群体情况、居民群众实际需求,推广“墙根议站”“板凳议事”等居民自治、协商议事载体,引导报到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干部参与进来,一起上手调解群众问题、化解群众矛盾。要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至少认领一个实事项目,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细化项目工作措施,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2913件。
建好“小分队”,构建基层治理格局
1月17日,京汉新城社区党委联合开发区直属国有企业通辽市经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通辽市云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党支部共同开展“敲门入户”行动,将党的惠民政策送到群众心间。宣讲队成员一同来到辖区老党员和残疾人家中,同他们亲切交谈,唠家常、聊变化,潜移默化讲清“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社区党委书记汪洋还为居民群众讲解了党的系列惠民政策,尤其在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以及相关申领程序,工作人员还为他们发放了党的惠民政策“一卡通”,一张小卡片浓缩了多年来居民享受的各项贴心服务和惠民补贴。

通辽市高度重视“双报到、双服务”工作,进一步明确市、旗县两级组织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职责、推进措施,督促各级党组织提高思想认识,稳步有序部署落实。截至目前,通辽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已全部完成社区报到工作,在职党员进社区28106人,报到率达到90%以上,举办红色主题活动、展览演出等活动196场,累计开展“敲门行动”入户走访84498户,组建宣讲队3420支,开展宣讲活动7962场,覆盖干部群众92138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