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在内蒙古展览馆开展,同步展出“亮丽北疆·万马奔腾”新华社镜头中的内蒙古新闻摄影展。
“亮丽北疆·万马奔腾”新华社镜头中的内蒙古新闻摄影展精选320多张从1947年到2024年的新闻摄影图片,通过沧桑巨变、绿色长城、安全屏障、能源担当、北疆优品、向北开放、守望相助、北疆文化、民生福祉等篇章,充分展现北疆儿女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生动实践。
今天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展示的是“亮丽北疆·万马奔腾”新华社镜头中的内蒙古新闻摄影展“北疆优品”篇章,共35张图片。
北疆优品
内蒙古全面加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动粮食产量跻身全国第6位,牛羊肉和奶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成为国家的“粮仓”“肉库”“奶罐”。
正蓝旗那日图公社巴斯海生产队的马群。(1971年10月28日发)新华社记者 施长江 摄
海拉尔羊毛衫厂生产的各种羊毛衫。(1981年7月4日发)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 摄
磴口县河套蜜瓜获丰收。(1981年9月2日发)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 摄
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第三毛纺织厂驼绒纺纱车间。(1983年10月30日发)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 摄
哲里木盟扎鲁特旗吉郎泰嘎查(村)的3户牧民正在联合放牧。(1987年7月16日发)新华社记者 杨慎和 摄
2005年1月1日,渔工在达里诺尔湖冰面上拉网捕鱼。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左上:伊克昭盟东胜羊绒衫厂(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生产的优质无毛绒。(1989年7月24日发)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 摄
右上:年产羊绒衫30万件的东胜绒毛厂编织车间一角。(1981年12月24日发)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 摄
左下:2023年2月9日,工人在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织车间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右下:2023年9月22日,模特在时装周上展示鄂尔多斯羊绒时装。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2010年9月21日,在额尔古纳市室韦俄罗斯民族乡,一群鹅排成长队走过刚刚收获完的农田。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上图:2011年10月9日,武川县上秃亥乡三道河村一种植大户正在出售土豆。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下图:2024年4月8日,技术人员在位于武川县的内蒙古旭丰农业科技产业园观察马铃薯脱毒苗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上图:2014年8月15日拍摄的内蒙古科尔沁牛业有限公司的高洁净度牛肉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下图:2016年6月5日拍摄的科尔沁牛业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基地。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015年7月21日,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牧民赶着马群在草原上奔驰。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上图:2017年6月29日,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昆仑山村村民在晾晒滑子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下图:2017年8月24日,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小康村农民在收获自家种植的番茄。新华社发
上图:2018年8月23日,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农民在自家的葵花地里。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下图:2022年5月25日,巴彦淖尔市“羊联体”基地养殖户在喂养羊羔。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2021年5月14日拍摄的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三段地农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新华社发
2021年9月28日,乌海一家酒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筛选收获的葡萄。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上图:2022年10月25日,在开鲁县东风镇东方红村,工作人员分拣红干椒。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左下:2016年9月8日拍摄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脱水蔬菜厂区内的红椒。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右下:2022年9月7日,托克托县皮条沟村村民在晾晒辣椒。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上图:2023年4月27日,在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敏盖绒山羊原种繁育中心,工人在投喂草料。伊金霍洛旗大力发展绒山羊养殖,促进绒山羊优质种群敏盖绒山羊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下图:2023年10月16日,鄂托克旗牧民在草场上放羊,他养了200多只经济效益好的阿尔巴斯绒山羊。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2023年6月20日,大学生游客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的一个家庭牧场蒙古包内品尝美食。新华社发
上图:2022年10月13日,在通辽市奈曼旗,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田间收获玉米。
下图:2023年10月15日,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镇收粮站的工人在整理烘干的玉米堆。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上图:2023年6月4日,收割机在土默特左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收割苜蓿。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下图:2024年5月9日,工作人员在科尔沁右翼前旗阿力得尔现代草业加工物流交易园区内培育牧草。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上图:2024年4月2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伊利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内挤奶的奶牛。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下图:2024年4月4日拍摄的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2024年7月16日,在“塞外粮仓”河套地区,大型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