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扎鲁特旗林下生“金”-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10/21 15:39:03
来源:内蒙古日报

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扎鲁特旗林下生“金”

字体:

 魏杰观察基地林菌长势。

 菌物标本馆一角。

  10月14日,走进通辽市扎鲁特旗好老林场“林菇共育”技术示范基地,举目望去林木葱翠,林下种植的菌菇已经陆续出菇,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菇类特有的清香。

  “针对扎鲁特旗独特的林菌资源,我们先后实施了点柄乳牛肝菌和血红色钉菇的‘林菇共育’技术攻关,为当地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种质。”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杰博士介绍。

  扎鲁特旗位于通辽市西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境内有森林、山地草原、湿地、湖泊、沙漠等多种地貌叠加,生态物种丰富多样。长期以来,该旗立足丰富优质的森林资源,积极鼓励引导广大农民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特色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农户加工处理采摘的菌菇。

  血红色钉菇。

  据了解,2023年,在扎鲁特旗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扎鲁特旗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的支持下,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好老林场丰林苗木专业合作社共建“菌根食用菌”科技小院,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菌根食用菌”科技小院。科技小院先后建成菌物标本馆、菌根食用菌育苗基地、“林菇共育”技术示范基地,在魏杰团队的技术攻关和科学指导下,实现了油松和樟子松林下菌根食用菌“林菇共育”技术集成示范,亩增产达20%以上,“林菇共育”技术成果也被通辽市科技局列为重点支持项目。

  “菌根食用菌”科技小院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带动800余名林区居民参与林下食用菌的采收,实现收入200余万元,促进了当地农牧民就地就近就业,进一步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

  在丰林苗木专业合作社,林场居民张桂霞一手握住刚采摘下来的血红色钉菇,一手用刀快速削根,动作十分麻利。“从采摘季开始,我有空就来这干活,一天能挣一二百元。在家门口有不错的收入,还能就近照顾家里,非常开心。”张桂霞说道。

  万木葱翠,林下生“金”。“菌根食用菌”科技小院的建立,不仅是扎鲁特旗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具体举措,更是对“校地联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的生动诠释。去年以来,扎鲁特旗充分发挥科技小院在人才与技术方面的优势,持续开展技术培训、科普宣传等活动,培育并造就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层次应用型“三农”人才,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2024年9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提出规范发展林下种养,推广林药、林菌、林下浆果等森林复合经营模式,开发新型森林食品。森林食用菌是森林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林菇共育”技术作为菌根食用菌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提供了实践路径。

  “下一步,我们计划将‘林菇共育’技术推广到林场周边乡镇,同时,加强对当地农户的技术培训,让他们能够更多地参与到食用菌、森林食品的开发中,通过内蒙古大学的平台资源优势,为当地深度开发食用菌产品提供科技支撑,为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出一份力,让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魏杰说道。(记者 薛一群)

【纠错】 【责任编辑:徐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