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在内蒙古展览馆开展,同步展出“亮丽北疆·万马奔腾”新华社镜头中的内蒙古新闻摄影展。
“亮丽北疆·万马奔腾”新华社镜头中的内蒙古新闻摄影展精选320多张从1947年到2024年的新闻摄影图片,通过沧桑巨变、绿色长城、安全屏障、能源担当、北疆优品、向北开放、守望相助、北疆文化、民生福祉等篇章,充分展现北疆儿女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生动实践。
今天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展示的是“亮丽北疆·万马奔腾”新华社镜头中的内蒙古新闻摄影展“多彩兴安”篇章,共28张图片。
多彩兴安
兴安岭上兴安盟,青山绿水石榴红。作为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的诞生地,“红色兴安”浇灌出朵朵民族团结之花。在巍巍兴安岭上,“绿色兴安”坚持生态优先,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作为内蒙古最重要的水稻主产区,“金色兴安”为北疆粮仓贡献坚实力量。兴安盟正绘就一幅风景秀美、生态壮美、民风和美的“多彩兴安”画卷。与山盟,与水盟,与兴安盟。
1997年2月拍摄的草原城市乌兰浩特风貌。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 摄
1997年2月拍摄的乌兰浩特钢铁厂。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 摄
乌兰浩特市郊乌兰哈达苏木三合屯幼儿园多个民族儿童在一起载歌载舞。(1997年2月5日发)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 摄
2014年12月20日,人们在兴安盟察尔森湖观看冬捕场景。新华社记者 李明放 摄
2018年9月7日,游客在突泉县曙光现代农业园区花海间拍摄游玩。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上图:2019年8月1日,绣娘在兴安盟举行的中国手工刺绣成果展现场表演刺绣。新华社记者 朱文哲 摄
下图:2022年6月23日,在科尔沁右翼前旗萨日朗巾帼民族手工艺合作社,一名绣娘在绣制手工艺品。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2019年11月17日,消防“好来宝”义务宣传队为科尔沁右翼中旗西日道卜嘎查的牧民进行表演。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2019年11月20日,牛群在位于阿尔山市境内的“不冻河”中饮水。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2020年8月10日,俯瞰乌兰浩特市天骏生态旅游度假区。新华社发
2020年9月24日,农民在突泉县突泉镇永宝村收获辣椒。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2020年9月26日,牧民在科尔沁右翼中旗举行的首届内蒙古赛牛节上参加挤奶比赛。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2020年10月3日,科尔沁右翼中旗五角枫生态旅游景区。新华社发
2022年5月21日,引绰济辽工程文得根水利枢纽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2022年9月20日,阿尔山市白狼镇的手艺人在制作桦树皮工艺品。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2022年9月22日,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的明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将收获的稻谷装入拖拉机。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2023年5月23日清晨,乌兰浩特市呼和马场风力光伏发电场。新华社发
上图:2023年7月6日拍摄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杜鹃湖风光。
下图:2024年5月9日拍摄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杜鹃湖风光。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2023年8月31日拍摄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池风光。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023年8月9日,演员在2023兴安盟那达慕开幕式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2023年9月1日,2023年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开幕前一晚的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024年5月11日,农民驾驶插秧机在扎赉特旗好力保镇的水稻田中插秧。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2024年5月11日,乌兰浩特市居民在乌兰哈达镇三合村进行乐器表演。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2024年8月8日拍摄的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草原风光。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024年9月5日,突泉县六户镇和胜村农民收获李子。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2024年9月6日,游客在阿尔山市白狼镇白狼鹿园游玩。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2024年9月7日拍摄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马群。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