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真的会传染”-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10/22 15:50:54
来源:半月谈

做好事“真的会传染”

字体:

  “中国好人”“内蒙古好人”“呼和浩特好人”以及道德领域先进典型超1000人……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通过搭建平台阵地,创作文艺作品,推出一揽子关爱礼遇等“组合拳”,不断放大好人好事的正向引领力,在全市营造出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凡人善举不断温暖呼和浩特市,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中国银行呼和浩特市新城支行工会干事高伟在清运废品。

 营造见贤思齐社会氛围

  4月末,呼和浩特市一汽车侧翻着火。危急时刻,市民马玉彬、仝伟冒险砸窗救出司机,随后车辆爆炸。很快,砸窗救人的事迹传遍网络,英雄的照片出现在当地街头巷尾。

  在苏雅拉广场入口,马玉彬、仝伟的照片分别被做成2米高的红色海报。海报上,“我看见的是人,没看见火”等语录,令观看的市民动容。两人的海报同时在各大社区LED宣传屏、公交车站宣传栏等处展示。

  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精神文明创建中心主任张东霞说,苏雅拉广场是当地打造的一处好人公园。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非常注重平台阵地建设,将好人好事元素融入城市景观和生活景观。

  她介绍,呼和浩特市创新宣传形式,建设好人馆、好人街、好人公园、好人广场等宣传阵地46处,并在主次干道、交通场站、景区景点、公共文化场馆等地设置道德模范公益海报、道德模范事迹专题巡展1300余处。如今,这些以好人好事为主题的平台阵地,成为呼和浩特的城市新地标。

  在打造宣传阵地的基础上,当地还大力推进先进典型的宣讲工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好人文化建设。新城区文明办干部赵维禄说,区里每月至少开展两次道德模范先进典型进企业、校园、农村等“七进”宣讲活动。在全市,这样的先进典型宣讲活动已举办了5000余场。

  呼和浩特市公交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白桦明介绍,公司通过打造雷锋车厢、成立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刘海燕创新工作室、评选“最美公交人”等措施,大力营造“好人文化”,激励行业从业者助人为乐。

  “经过多年努力,呼和浩特市形成榜样就在身边的浓厚氛围。”张东霞说,“群众在抬头驻足中看见榜样,观看聆听中感悟榜样,从而身体力行地学习榜样。”

  榜样力量润物无声

  2015年,武川县村民霍石柱的儿子在车祸中死亡,留下43万元的外债。“人家与咱不沾亲不带故,这样真心实意地帮我的儿子,这些钱不能不还。”霍石柱说。他省吃俭用、勤苦种地,还完了儿子欠下的所有债务。为弘扬霍石柱的诚信品格,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根据他的事迹,创作二人台小戏《一诺千金》,即将在社区和剧院巡演。

  张东霞介绍,呼和浩特市文明办突出文艺感召力,大力挖掘好人好事,联动乌兰牧骑、文艺院团、文艺家协会,创作出一批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事为主题的文艺作品,感染带动市民向榜样学习。快板《最美青城人》、歌舞剧《大写忠诚刘庆涤》、长篇报告文学《汉鼎之光》、系列报告文学集《德耀青城》、二人台剧《万家灯火万家梦》等作品,深受群众喜爱。

  “这些作品用生动感人的剧情、喜闻乐见的手法,为大家播下崇德向善的种子。”市民赵海燕说。

  为放大好人好事成风化人的作用,当地在新闻宣传上加力。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综合科科长赛汉说,全市各级媒体开设“榜样就在身边”“道德模范风采”等专题专栏,近两年及时播发好人好事报道300余篇。《“00后”外卖小哥路边救人》等报道接连登上微博热搜,在感动全国读者的同时,提升了市民的自豪感。

  当地还精心打造全天候、交互式的“青城好人数字馆”,通过文视图等多媒体形式,直观展示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截至目前浏览人次超400万。

 礼遇模范传递榜样力量

  夏日,大青山草木葱茏,中国银行呼和浩特市新城支行工会干事高伟,戴好帽子手套,再次进山捡垃圾。8年来,他在大山里捡拾饮料瓶7万余个、不可回收物2500余斤,并独自将1.3万余斤垃圾挑出大山,卖废品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公益捐赠。

  被评为呼和浩特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后,高伟享受免费乘坐公交车等一系列礼遇。白桦明介绍,公交公司已为全市道德模范累计办理了360余张免费公交卡,“让奉献者得到应有的回报”。

  为树立德者有得的鲜明导向,当地对模范和榜样的礼遇远不止免费乘公交。赛汉介绍,市里修订印发文件,通过庆典活动礼遇、住房保障礼遇、看病就医礼遇、运动健康礼遇等六大举措,大力褒奖道德模范。

  道德模范对城市作出贡献,城市更要对有困难的模范格外关爱。为此,市里出台多项措施,如对长期生活困难的、因突发事故疾病导致生活困难的先进模范,一次性给予5000元慰问金。

  多年下来,赵维禄、赛汉感受到,做好事“真的会传染”。他们举例,内蒙古红十字会仁爱妈妈志愿服务工作队队长刘玉敏多年做好事,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市民郭连娣、张冰洁在她的带动下也经常无私奉献,分别被评为呼和浩特市道德模范、新城好人。

  张东霞说,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达到十年来最好水平。“市里通过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者 王靖 张晟)

【纠错】 【责任编辑:徐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