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内蒙古巴林右旗草原,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传统手工艺术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和草原民族智慧的沉淀,巴林草原的蒙古族传统手工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厚的地方特色及现代时尚元素,可谓实用、观赏、收藏兼用,因此一直保有鲜活的生命力。
2014年,巴林右旗旗委、旗政府为更好地保护、传承民族手工艺术,弘扬蒙古民族传统文化,将旗历史博物馆搬迁,在原馆址投资改建总面积达4200平方米的巴林民族手工坊有限公司。从此,这个集蒙古族传统服饰制作、民族手工刺绣、非遗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民族手工坊,承担起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本土手工艺人才培育等重任。
在巴林右旗旗委、政府帮助下,手工坊成立巴林右旗手工艺者协会,负责手工坊内部监督管理和协调等工作。同时,旗政府还出台免收手工匠人房租费、免收手工技能培训费等优惠政策。由于扶持有力、政策有惠、引导有方,手工匠人们被磁石般吸引至手工坊落户经营。
目前,巴林民族手工坊入驻商户达86家,从业手工技术人员300余人。手工坊相继开发了涵盖民族服饰、手工刺绣、民族花帽、金银铜器等12大类近千个精美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种,年生产民族服饰、金银铜器、民族乐器等手工艺品2万余件,年产值达3000余万元。
巴林民族手工坊在经营和发展中,不断探索自身造血、产业惠民新路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树立样板。由于手工坊推介和培训辐射面广,就业方式灵活,生产经营形式多样,参与人数众多,从而带动能力极强。手工坊依托自身优势,不仅注册商标品牌、制定技术标准、集中组织生产销售,还通过订单形式由农牧户及家庭作坊进行生产,企业统一销售。
巴林民族手工坊以发扬传承民族传统手工艺为依托,特别注重本土手工艺人才的培育。在相关政策扶持下,手工坊通过集中训练、分岗操练、实践磨练即“三步走”培训方式,不断提升本土手工艺人才实用技能水平。邀请全国知名手工艺大师面对面讲原理、手把手教操作,传授蒙古袍裁剪缝纫、蒙古靴制作等传统工艺。手工坊还通过“以老带新教技艺,口口相传授经验”等传、帮、带方式,每年训练培养民族手工艺人才500余人。
巴林右旗曾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在内蒙古乃至全国传统工艺展、非遗技能大赛中,巴林民族手工坊有15人获得国家级奖励,23人获得内蒙古奖励。民族手工坊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人才众创众扶支撑平台和赤峰市民族手工艺人才创业实训基地。巴林右旗还被冠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誉。(邵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