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4日电(记者勿日汗)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同各项工作有机融合、统筹推进,确保这条工作主线有形、有感、有效落到北疆大地上。
共筑精神家园
在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那达慕风情园的戈壁魂皮雕艺术工作室,著名皮雕艺术家嘎瓦正埋头在一张张皮革中,雕刻刀在他手里娴熟地游走。他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有效结合,不断挖掘地方特色传统手工艺,培养了大量各民族手艺人,把传统手工艺推向大众视野,拓展各族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和渠道,促进各族群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
通辽市在文化建设中也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眼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凝聚人心,用中华文化这个强大精神纽带让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通辽市不断擦亮“西辽河文明”这张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金色名片”,积极参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内蒙古卷》编纂工作,完成“科尔沁史诗”整理。大力实施北疆文化研究工程,与中国社科院合作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通辽基地,与内蒙古民族大学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通辽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组建民族理论政策人才库,挖掘阐释西辽河文化蕴含的共同体内涵。
培育“石榴籽”文化浸润品牌,建设市旗两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28个,打造公共文化空间289个。组织哲里木版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巡演巡展,创编“西辽河畔的民族团结进步赞歌”文艺思政课,编纂《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通辽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录》等精品图书,推出《彩云飘落的地方》《家书》等文艺佳作,以文艺精品诠释“北疆文化”。
共享现代生活
晨光初露,牛羊的叫声唤醒沉睡的村庄。32岁的村民张伟健早起查看棚圈里的牛羊,发现一只牛犊状态异常。她急忙掏出手机,打开当地政府研发的“牛管家”APP,进入“AI疾病诊断”一栏点击选择生病牛犊的相应症状。很快,手机屏幕上就出现诊断结果、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
“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养牛,真没想到有一天给牛看病变得如此简单。”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镇毛都嘎查张伟健家牛圈中的科技元素越来越多,养牛过程中的配种、防疫、交易等环节均可在手机APP上操作和管理,冻精、药品等物资均可在系统中查询真伪。近年来,内蒙古持续提升农牧业科技支撑与创新能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凝聚人心、增进团结的基础。通辽市在经济建设中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使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成为凝心聚力的进程。
近年来,通辽市加快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成功举办第十七届(2024)牛业发展大会,“通辽牛肉”品牌价值达271.60亿元。举办“魅力通辽中蒙俄商品博览会”,中欧班列“通辽—莫斯科”恢复运行,通辽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设立。全面完成国家煤炭保供任务,打造千万亩现代节水高产农业示范区,全市粮食总产实现“20连丰”。
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中聚人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市政道路、供热燃气等民生项目100余项,新建改造城乡养老服务设施400余个,257家医疗机构全部实行DIP医保支付,成功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地区。
共绘和谐之美
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一个多元化的社区——碧桂园社区,这里居住着汉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7个民族的4819户、11561位居民。近年来,碧桂园社区以“同心永筑团结果,共治共享石榴园”为主品牌,全力打造“石榴籽家园”主阵地,构建了“互嵌式”社区,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样本。
通辽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进社会建设,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群众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结美满姻缘。
通辽市在社会建设中挖掘各民族“互嵌”发展内涵,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在优化管理服务上下功夫,着力健全各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与兴安盟、呼伦贝尔、齐齐哈尔、白城等地签署跨区域协作协议,深化信息共享、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让各族群众合理有序流动、充分自由流动。
在推动共居共融上下功夫,培育22个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试点,推出4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线路。依托京蒙帮扶协议与多地联合开展跨省市及市域内各族青少年交流实践活动3900余场(次),举办400余场文旅节庆活动。将主线要求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与东北师范、吉林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启动12 期国家统编教材授课教师培训班,有序推进各族学生合校共读、混班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