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和赤峰市唯一自治区级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占赤峰市贫困人口的1/3,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短板问题十分突出。2022年,中央在全国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启动教育、医疗、科技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巴林左旗按照“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要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激活“组团式”帮扶这一“智力引擎”,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相关工作做法被《人民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平台刊载报道。巴林左旗入选国家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高位统筹、系统推进,下好精准承接“先手棋”
巴林左旗坚持将“组团式”帮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成立以旗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育、医疗、科技特派团3个工作协调组,建立旗乡村“三级联络”、“一总多分、协作共促”对接机制(旗级抓总对接,行业分类对接,帮扶团队成员、各地区各部门负责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协作促进),畅通定期联络研判、重大问题会商、关键技术攻关等渠道,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牵头抓总、部门协同配合”工作格局。目前,累计研判协商20余次,解决问题30余个。
该旗制定《巴林左旗党委联系服务“组团式”帮扶专家工作实施方案》,完善畅通建言渠道、支持创新创业、强化保障服务、加强宣传报道等方面服务内容,明确旗委书记联系帮扶校长、院长、团长,旗委常委其他领导同志联系帮扶团队成员,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地域资源、人才发展等实际情况,采取问卷调查、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联合制定3个领域《三年发展规划》、72项具体工作举措和涵盖12方面125项需求《帮扶清单》,建立“月调度、季研判、年总结”工作制度,做到台账式管理、清单化推进、销号式落实,形成“一盘棋”推进格局。
此外,巴林左旗坚持给实职、赋实权、压实责,按照“人岗相适”原则推动帮扶团长兼任受援学校、医院校(院)长,自主决定团队人员调配、帮扶重点、阶段任务,赋予帮扶校(院)长参与学校、医院重大事项讨论权,减少帮扶人才创新性工作干扰。落细激励保障措施,高标准提供吃住一体专家公寓、配套多功能活动室、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全力保障帮扶人才工作生活条件,确保人才帮扶期间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家人放心。
革故鼎新、因地施策,构筑教育发展“新蓝图”
巴林左旗充分发挥帮扶团队和帮扶学校先进教学经验,推动两地涵盖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的4所学校结成协作帮扶“联盟”。一方面,针对三峡中学部分学生存在目标方向、学习自信、方法路径“三缺失”问题,借鉴帮扶学校先进经验,采取开展学科竞赛、“文明之星”评比、“百名标兵”表彰、组建社团联盟等方式,激发学生内驱力。另一方面,在华夏职业学校推行京蒙两地联合培养机制,与北京3所学校达成协议,每年选派3批学生赴北京学习培训1个月,烹饪专业高二学生赴北京劲松职业高中联合培养学习1年。今年,受帮扶的三峡中学本科上线率同比增长21.58%,华夏职业中学高考升学率增至96%。
同时,巴林左旗联合帮扶学校共建线上教学交流平台,采取结对帮扶、轮岗练兵、以教代训等方式,引导本地教师主动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会同北京教师备课、磨课、听课、评课,在思维碰撞中持续优化教学方法。目前,共开展学术交流、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活动155场次。实行师资“靶向”培育,成立以支教团队为骨干的教学诊断中心,分层次对从业3年以内和从业3—6年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诊断,针对存在问题分类指导。三峡中学与帮扶团队共同开发校本课程40余门,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清华美院等高校合作共建日语、体育、美术、文史哲、理化生、艺术实验班6个;科学调整华夏职业学校“3+2”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开设“中职+高职+企业”贯通一体化培养“冠名班”,增设烹饪、直播电商、无人机服务专业3个,增加专业核心课程25门、学生社团课程57门。
据悉,巴林左旗在三峡中学成立升学发展服务中心、德育研究中心、教师学习与发展中心等“七个中心”,完善教师听课评课、教育教学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等15项制度,推动学科建设、学生多元发展、实验班建设和课堂教学规范等方面实现新跨越。在华夏职业学校成立“三室五中心”,设置专业主任、教研组长等岗位,完善教学督查和课程评价机制,规范学校议事程序和规则,构建“计划布置、执行落实、检查督导、结果应用”闭环管理体系,目前共修改完善教师职称评定细则等制度10项,新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制度10项,围绕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情况开展巡查150余次。
筑牢基础、建强学科,提升医疗救治“综合力”
巴林左旗认真梳理总结旗人民医院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主动联系对接帮扶专家,深入学习帮扶医院运营管理经验,针对性实施“1131”医疗质量提升行动(每日进行1次医疗质量学习活动,每月召开1次医疗质量控制环节干部会,每3个月召开1次全院医疗质量培训和总结大会,每年开展1次医疗质量活动月),建立、修订、完善规章制度70余项。目前,旗人民医院已成功通过二甲复审,完成三级医院创建指标255条,完成总进度的60%。
同时,着力提升急诊急救综合能力短板,汲取帮扶医院“五大中心”创新经验,结合巴林左旗人民医院实际,全面规范胸痛、卒中、急危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单元流程,加快推进创伤中心建设,实现危重症救治半径时间由50分钟减至30分钟以内,救治成功率达95%、转诊规范率达100%。创新推行“中医药进临床”服务模式,临床应用斑贴实验、白内障超声乳化等新技术19项,推动皮肤美容专科实现从无到有。联合帮扶团队推进“名医品牌”建设,成立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博士工作站、杨旭五官科名医工作室等8个,有效弥补学科建设短板。
针对旗人民医院存在的管理人才急需、临床人才紧缺等情况,巴林左旗坚持“输血”“造血”并举,充分发挥帮扶专家“领头雁”示范带动作用,科学制定“以科研、教学推动临床水平提高”的“科教研”三位一体工作目标,建立帮扶专家与业务骨干“1+3”师徒跟班带教、医生送学送训提升机制,组建科研兴趣小组,采取科研讲座、学术沙龙等方式,打造复合型青年科研人才队伍。目前,累计派出12批次113人次赴京跟岗学习,培养中青年科研骨干30人,推动本地医生成功科研立项3项,实现卫生领域科研项目零突破。
科技赋能、助农惠民,激活产业发展“动力源”
巴林左旗围绕重点打造“牛、驴、药、帚”4个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深入落实科技计划成果“进园入县”行动,全面对接科技特派团专家力量打造科研阵地、申报科研项目,为产业发展“对症开方”。目前,已打造科技特派团工作站4处、产业示范基地4处、科技小院1处。同时,以落实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为抓手,联合科技特派团专家成功申报中央引导地方计划项目1个、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1个,争取扶持资金700万元,推广肉牛快速育肥、饲草型全混合日粮等创新技术13项;贾玉山团队在国内首次发现印证秸秆中异硫氰酸酯等特殊气味是导致家畜不采食的根本原因,通过微贮技术有效去除秸秆特殊气味,进一步提高了秸秆饲料化利用率。
着眼解决群众产业发展难题,建立科技特派员包乡联村机制,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技术指导179次,覆盖嘎查村166个,涵盖经营主体182家,攻克疫病防控、良种繁育等技术难题51项。着力破解玉米产业增产增效瓶颈,主动对接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签订“玉米密植高产优质绿色高效产业化提升技术服务合作协议”,采取打造示范片区、观摩推广等形式,提升科学种植积极性。目前,全旗玉米高密度种植技术推广面积由2023年的5万亩增至今年的29万亩,实现亩均增产115公斤;结合精准选种、水肥一体化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农牧户亩均成本节约15%。
巴林左旗充分借力帮扶人才智力、渠道和经验等优势,主动邀请科技特派团专家、“三区”人才参加科普宣传周等活动,搭建线上远程服务交流平台,持续延伸科技服务“触角”。推行乡村科技人才“百千万”培育模式(择优选派100名本土科技骨干配合科技特派团工作、培带1000名乡土科技人才、培育10000名产业发展带头人),围绕农机作业、肉牛养殖和科学种植等方面,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讲解、示范服务、带动参与等形式,培育壮大本土人才队伍。目前,累计帮带本土科技骨干117人,培训乡土科技人才1860余人次、农牧民4900余人次。(王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