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走进包头市达茂旗黄花滩村肉羊育繁推一体化项目建设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崭新的棚舍。其顶部,一块块灰黑色的光伏板,格外耀眼。
据项目负责人杨耀权介绍,养殖基地推出寄养托管模式,附近村民可以将适龄母羊托养到基地,基地每年按每只200元给村民分红,3年后可按村民意愿协商回收。托养母羊在基地主要进行胚胎移植,达到畜种改良目的。这种托养模式不仅能帮助村民人畜分离、节省饲草料与劳动力成本、增加收入,还可以促进当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母羊可以托养,那么光伏又在养殖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杨耀权介绍:“我们利用棚顶闲置空间,投资280万元建设了780kW的牧光互补光伏系统,可为基地提供清洁可再生能源。这种新型阳光畜牧棚舍优化了保温效果、降低了用电成本。”
以“托管寄养+上光下养”的新模式发展畜牧业,百灵庙镇不仅破解了农牧民转方式、调结构、促增收的产业发展瓶颈,在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同时,也进一步缓解了草原生态的压力。
无独有偶,为加速优良肉羊品种的繁育和推广,提高农牧民收入的同时抓实草畜平衡,今年达茂旗西河乡首次大规模实施了肉羊胚胎移植,在厂汉村和西河村两个合作社成功为1000只基础母羊进行了胚胎移植。依托胚胎移植,西河乡走上了少养、精养之路,引领农牧民开拓出了致富新产业。
西河乡农牧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主任何东海说:“2024年,根据市场调研,我们确定了东弗里升和萨福克两个品种做移植对象。该品种具有体格大、产奶多、产羔多、产毛多、产肉多等优势。通过该移植项目的实施,能够提升西河乡畜种改良能力,为解决草畜平衡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达茂旗以绿色发展为主线,积极处理草原生态和生产的关系,在生态增绿、产业增效、群众增收之间探索最佳结合点,推进草原生态、牧民生活、畜牧业发展全面向好。(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肖旭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