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12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塞外青城”新蜕变》的报道。
六大产业,动能强劲
12月以来,位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的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数据中心项目加紧进行机柜安装。该项目一期工程计划于2025年春天投用,是目前在建的全国金融系统中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持续放大区位及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起以算力产业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现代化工等六大产业集群。这六大产业集群已经成为驱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总产值达2430亿元。
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数据中心项目只是一个缩影。当前,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在呼和浩特市全面释放。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介绍,位于国家“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内蒙古枢纽节点的呼和浩特市,全力建设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这一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已引入中国移动、华为等32个数据中心项目,协议总投资超2300亿元。截至10月底,和林格尔新区算力规模突破3万P,其中智能算力2.8万P,占比93%。
走进伊利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1.2万头奶牛住上了“大别墅”。成群的奶牛借助饲喂机器品尝营养午餐,水足饭饱后头枕水袋躺在床垫上休憩。在蜂蜜香气的吸引下,一头头奶牛走向无人挤奶机,在那里机械臂灵敏地进行消毒、套杯、挤奶,新鲜牛奶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建成规模化奶牛牧场143个,奶产量突破200万吨,生鲜乳主要质量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副局长吕莉华说。
近几年,呼和浩特市培育打造以奶业等为代表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在农牧业基础设施方面,当地建设高标准农田20.3万亩,完成总工程量的82%。在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全市奶牛存栏39万头、肉羊存栏300万只以上、生猪出栏50万头、育肥牛出栏2.1万头。2024年,呼和浩特市粮食生产首次突破38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粮食面积、总产、单产均实现稳步提升。
走进位于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口蹄疫灭活疫苗车间,工作人员身着防护服穿梭于大大小小的金属罐之间。“金宇生物攻克了细胞大规模悬浮培养技术和千倍纯化浓缩工艺,成为参与制定国家口蹄疫苗质量检测标准的牵头企业。”公司车间经理邢瑞介绍,金宇生物目前有3个国家级实验室、6个研发平台及全球首家动物疫苗智能制造工厂和全球首个mRNA动物疫苗生产线,在口蹄疫苗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40%。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也是呼和浩特市近年大力发展的六大产业集群之一。当地加大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生物医药企业。目前,全市拥有生物医药企业60余家、创新平台载体143个、研发机构117个,各类药品注册批件602个,2023年完成产值184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约为7%。
远景智能制造产业园、鑫环10万吨颗粒硅等项目建成投产,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龙头带动效应明显;中电储能独立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开工建设,带动清洁能源产业集群走出示范引领新路子;久泰乙二醇、旭阳焦化等项目达产达效,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实现多链融合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呼和浩特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859亿元,同比增长6.2%。呼和浩特市发展改革委主任伊德尔说:“目前六大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突破90%,为全市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艺润北疆,古城新韵
2025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而对于2024年的迎新之夜,呼和浩特市民们仍记忆犹新——市中心的新华广场上人山人海,市民们聚集在一起齐声倒计时,承载着对新年的企盼与祝福。当天,还有一场热烈的电音摇滚狂欢音乐节,当杭盖乐队的歌声在新华广场响起的时候,点燃了市民对新年的期待和热情。
都说内蒙古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跨年夜音乐节为这一年开了一个好头。2024年3月3日,由内蒙古文联主办的“唱响北疆——新星新作演唱会”在内蒙古财经大学体育馆拉开帷幕,乌兰图雅、呼斯楞、傲日其楞、舒克等内蒙古歌手带来精彩表演,这一品牌演唱会每两个月举办一次,今年办了5场,共推出歌手70余人,传播优秀原创歌曲近百首,网络观看量及点击量过亿,展现了内蒙古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深受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人的喜爱。
天气转暖后,在草原最美的季节,从2024年5月到8月底,许多歌手的演唱会陆续在呼和浩特举办,许多“粉丝”奔赴这里。呼和浩特没有错过这样的机会,开始暖心的双向奔赴:在大型演唱会举办期间,呼和浩特博物馆延长开馆时间、实行夜间开放;凭借演唱会票根,游玩莫尼山非遗小镇、到指定的露营基地露营,都有大力度优惠打折;演唱会举办地对面的新城区政府停车场,演唱会期间对市民、游客免费开放……这些举措充分考虑到游客的体验感。据统计,4个月内,呼和浩特凭借演唱会吸引“粉丝”近300万人次。
作为一座有着24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呼和浩特深厚的历史文化让人心驰神往,青春气息十足的场馆也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以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出圈的呼和浩特雕塑馆,不仅是一处欣赏雕塑、展览的空间,更是热门的拍照打卡地。人们在这里看展览、品咖啡、拍美照,参加“艺美北疆 青城讲坛”音乐公益讲座,与演奏家、音乐人面对面交流。
在呼和浩特,人们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汲取文化滋养,感受岁月静好……
青山绿水,又成诗画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一首北朝民歌,描绘出一幅壮丽隽美的草原风光图。如今,镶嵌在呼和浩特市大青山脚下的一片城中草原,让千年之前的文字具象化,将每一位游客带入画中、融入景中。
“这里好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它的宁静与祥和,让人忘却烦恼”“这辽阔的草原像一望无边的绿毯,一直铺向天边,让人心醉神迷”“绵延的丘陵、绿色的草浪、绚丽的野花,构成一幅让我永生难忘的绝美画卷”……在这里,耳边不时响起声声赞美。
敕勒川草原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麓。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砂石遍布的荒滩。生态改善的转折点,是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呼和浩特市采用“人工干预下模拟天然草原”的近自然修复方案,从千亩试验开始,如今已修复3万余亩,草原多种植物、动物陆续回归,干草产量、固碳量、释氧量均提高近12倍,成为“美丽青城”的“天然氧吧”。
围绕敕勒川草原,呼和浩特市按照以点带面、连点成线的总体思路,启动实施10多项重点文旅项目。随着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科技旅居等项目建设,区域科普教育、商贸会展、精致露营等文旅业态不断丰富,敕勒川生态文旅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环城水系(含东河、扎达盖河、乌里沙河、大黑河、小黑河)是我市城市防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重点生态景观带。”呼和浩特市水资源与河湖保护中心副主任云北春介绍,自2020年以来,针对河道上游来水资源量减少、入河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呼和浩特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整改和治理方案,使环城水系的水质得到大幅提升。如今的环城水系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胜地,也成为首府一张亮丽名片。
行动书写绿色答卷,时间见证美丽蜕变。如今,放眼呼和浩特大地,青山绿水逐渐成为常态,广大群众共享着生态建设的成果,绘就人与自然交融和美的崭新画卷。
一爿奶站,一座乳都
复古风的装修,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摆件,年代感满满的家具……12月10日,在位于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东侧的青城奶站零号店,等待体验打奶的顾客排起长队。
市民张玉桃从消毒柜里拿出一个敞口玻璃瓶,放到一个弯曲的金属龙头下面,再按动按钮。很快,鲜牛奶注满整个奶瓶……
“小时候我妈就给我打奶喝,如今这里的自助打奶方式一下子唤起我儿时的记忆。”张玉桃回忆说,“那个时候,每天早晚都有人骑着自行车或三轮车上门卖牛奶。1986年以后出现了瓶装牛奶,订奶人的家门口通常会挂一个小奶箱,每天有送奶工送来玻璃瓶装的牛奶,喝牛奶更方便了。”
如今,奶制品从当初的稀罕物,变成群众生活中的寻常物。呼和浩特是全国重要的奶业主产区,良种奶牛存栏量、牛奶产量、人均牛奶占有量、牛奶加工能力等多年居全国首位。从“中国乳都”到“世界乳业科技之都”,乳业作为呼和浩特高质量发展的“头号产业”,经过跨越式发展,正在依托科技力量阔步向前。
一杯小小的牛奶背后,有着强大的科技力量。
一包包牛奶在生产线上高速“奔跑”,库卡机械手、无人驾驶小车和高空输送链等设备自行运转、高效协作……走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时常能听到游客的赞叹声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商务专员马欣说,游客可以走进生产车间,亲眼见证奶制品生产全过程,还可以通过AR、VR等设备沉浸式观览奶业背后的文化故事。
位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的优然牧业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全智能无人挤奶机器人、饲喂机器人、推料机器人等各司其职;牧场运营管理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结合,全天候监控牧场各个环节,并对牛舍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自动调节;智慧牧场系统可以实时掌握奶牛的产奶量、采食量、运动量及健康情况……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实验室里,特聘专家侯占群带领技术研发人员正在对包埋处理后的益生菌进行常温状态下的活性检测实验。
2023年8月5日,世界奶业大会上,呼和浩特市被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正式授予“世界乳业科技之都”称号。
如今,呼和浩特正在打造全球领先的奶业产业集聚区、人才集聚区、要素集聚区,发挥最大集聚作用,成为全球乳产业的“中国硅谷”。
昭君出塞,佳话传承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昭君出塞作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印刻在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里。
2000多年来,昭君出塞已成历史佳话。2024年12月6日、7日,由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歌剧舞剧院倾力打造的重点剧目、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舞剧《昭君》,在湖北宜昌剧院精彩上演。这部舞剧已连续上演8年,曾赴北京、上海、重庆、湖南、广东、四川、广西等地巡演近百场。
呼和浩特已连续25年举办昭君文化节,举行昭君文化主题研讨会。今年,昭君博物院与全国多家博物馆(院)联动,举办“交融之美——昭君出塞和亲之路沿线精品文物专题展”,在14家博物馆及文博机构的支持下,展出极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特色的精品文物185件(组)。当地还打造昭君主题剧目,研发昭君主题文创产品,昭君博物院还推出昭君主题沉浸式剧本游活动……
这些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体现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主题。在呼和浩特市,各族干部群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万众一心、携手奋进,努力谱写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赞歌。
走在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大召广场上的咖啡店推出新式奶皮子咖啡,冬日限定美食糖葫芦中间加上了奶皮子……蒙古族特色美食和网红食物巧妙融合,丰富和滋润着游客们越来越挑剔的味蕾。
清泉街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有汉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等11个民族,共有18个住宅小区,居民5400余人。在这里,晋剧团、秧歌队、合唱团、模特队等各具神采,不仅促进居民间的交流和互动,而且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推动社区健康和谐发展。
通过人才引进计划,来自河北的谭力嘉、吉林的刘颖在呼和浩特找到满意的工作,组建家庭。像他们这样的大学生,呼和浩特还有好几万人……
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各族儿女,手挽手、心连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