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季节,黄河南岸的库布其沙漠边缘一派繁忙。防沙治沙工人们抢抓时机,在沙漠里查漏补缺,补扎草方格。50岁的农民张勇将麦草清理好后,整齐码放在沙地上事先画好的正方形边线上,再用铁锹沿着边线用力踩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看着整齐划一的草方格,张勇露出笑容:“草方格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每年冬天对草方格补修,等到春天它们能稳稳锁住黄沙。”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它如同一条巨龙横亘在中国北部。
家住库布其沙漠深处的乌日更,童年记忆里只有一种颜色。“家里灶台、柜上有擦不完的黄沙,出门就是沙梁。”乌日更回忆说,家乡有个民谣唱道,“沙里人苦,沙里人累,满天风沙无植被……”
为有效治理库布其沙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内蒙古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建设3个国营治沙站,开始在库布其沙漠北缘造林治沙。从那时起,乌日更的家乡渐渐有了绿色,有了生机。
“那时人们把治理库布其沙漠当成一种使命,老一辈干完,下一辈接着干,沙漠中树木越来越多,生态恶化得到有效遏制。”乌日更说。
作为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内蒙古多年来将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持续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持续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连续实施草原生态奖补,让草原休养生息。
记者从1月14日开幕的内蒙古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内蒙古治沙、造林、种草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3%、220%和148%。
目前,内蒙古森林面积达到3.57亿亩,居全国第一;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5%,达到1990年以来最好水平。
近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天寒地冻,积雪成片。牧民旺吉拉家的1万余亩草场上,梭梭、柠条、沙枣等灌木一片连着一片。地上偶有一串修长且成角状的小脚印,据旺吉拉说是狍子留下的。
旺吉拉家的草场在浑善达克沙地腹地,过去牧草稀疏、风沙肆虐。为让草场重新绿起来,他从1998年开始在草场沙化的地方种草种树。经过反复试种,旺吉拉掌握了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的分布情况和适合种植的植物。之后,他在流动的沙丘上打沙障,在固定沙丘上种羊柴、柠条等植物,取得不错效果。
旺吉拉感慨地说,防沙治沙需长年累月不断摸索、默默坚持,才能看到效果。如今,旺吉拉已将2300余亩沙丘和沙窝种满绿色,栽植梭梭、柠条、沙枣等十余种抗旱树苗,共2.2万余株。
锡林郭勒盟境内浑善达克沙地区域面积5294.2万亩,占沙地总面积80%以上,2023年以来,当地依托“三北”工程,坚持把自然修复和工程治理相结合,2024年治沙面积达378万亩,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说,在防沙治沙实践中,中国走出一条“绿富同兴”的治理之路,为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贡献出中国智慧。
走进阿拉善盟苏海图嘎查,一人多高的梭梭林间,开有一道半米多深的沟壑,牧民娜仁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根细长的肉苁蓉。
近年来,当地全面禁牧,娜仁在政府引导下积极从事沙产业。“我家5000亩梭梭林不仅能固沙,嫁接肉苁蓉后,平均每年增收15万元。”她说。
内蒙古把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沙地林果、中草药材、光伏新能源、沙漠旅游等优势产业,提高治沙综合效益。目前,阿拉善盟已建成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花棒采种3个百万亩产业基地,2023年林沙产业产值达100亿元。
如今,内蒙古的治沙方式、技术和成果已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地成功复制,并向沙特、蒙古国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推广。2024年,内蒙古帮助蒙古国开展防沙治沙技能培训的同时,向该国出口苗木282.6万株,支持其有效开展防沙治沙。(记者哈丽娜、于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