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察右前旗:设施农业提“智”效加“数”跑-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2/01 20:02:59
来源:新华网

内蒙古察右前旗:设施农业提“智”效加“数”跑

字体: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1日电(记者哈丽娜、王靖)春节假期,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派繁忙。在占地30万平方米的玻璃智能温室里,5.5万株番茄苗正在拔节生长,串串红色、黄色的番茄挂满枝头。工人们将采摘下来的番茄搬上物流车,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大商超。

  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简称察右前旗),是北京企业与察右前旗合作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1月25日,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工人在采摘番茄。新华社记者 王靖 摄

  乌兰察布宏福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巍说:“这里的番茄苗能长15余米,苗期2个月,可连续产果10个月,每株苗产值达1000元。”2024年,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生产番茄6000余吨,销售收入达1.2亿元。

  往玻璃智能温室里细瞧,这里使用了智能化管控,温室内的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条件。

  王巍说,这种智慧农业种植模式,比传统日光温室增产近10倍,产出的番茄营养丰富、味道甜美,全年连续不断运往北上广等50余个城市,在3600多家品牌超市上架。

  目前,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使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当地农业产业的引领者,该产业园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让农民分享到了产业增值效益。

  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只是一个缩影。察右前旗位于国际公认的北纬41度冷凉果蔬黄金产业带,近年来,当地近年优质的果蔬生产条件与新型智能设施农业相结合,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走进察右前旗数智草莓基地,这里的种植方式颠覆了传统印象,现代化的多层草莓种植架整齐排列,一排排绿油油的草莓苗在架子上成排垒放,高达几十米。

  “从种植到收获,基地里的草莓全程实现了智能化管理。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这里种植环境各项指标得以实时监控,一旦超出草莓生长的最适宜范围,系统就会自动启动相应设备进行调整。”数智草莓基地负责人刘湘东说,数智化种植方式确保了草莓的高品质,这里的草莓芳香浓郁、鲜甜多汁。

  1月25日,工人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数智草莓基地采摘草莓。新华社记者 王靖 摄

  尽管数智草莓基地投运时间不长,但这里的草莓已走俏北京市场,并出口至中东,亮相于阿联酋高端连锁超市的货架上。“今年,我们计划进一步拓展香港、沙特、埃及等市场。”刘湘东说。

  察右前旗旗长班秀萍介绍,当地正在以工业化思维赋能传统农业,以工业优势助推农业发展,通过农业工业化来推动农业现代化,使乡村搭上数智赋能农业发展的时代快车。

  虽是数九寒冬,但位于察右前旗延彩宏福育苗基地的50万株欧洲进口芍药苗已长出花骨朵。“这批芍药经过悉心栽培,计划赶在2月14日情人节前上市。”乌兰察布市延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建明说。

  察右前旗全年光照3200个小时左右,日照充足,冬天干燥病虫害少,适合栽种反季节冷凉花卉。

  白建明说,公司通过错季芍药鲜切花的栽培生产,实现了全年芍药鲜切花种植,弥补了芍药冬季市场空缺,把察右前旗冬季天气冷凉的农业种植劣势变为冷凉花卉产业发展的优势。目前,基地栽培的芍药已出口到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过去的塑料大棚到日光温室,再到玻璃温室、植物工厂,这些都是靠高水平科技创新实现的。”乌兰察布市政协副主席、察右前旗委书记冀宏说,接下来,察右前旗将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科技含量,通过精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可视化运营,大力推动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

【纠错】 【责任编辑: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