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赤峰博物馆大厅里热闹非凡。24名属蛇的市民分成2组,手执画笔,共同绘制两幅名为“灵蛇纳福”和“生肖献宝”的画作。经过2个多小时,两幅拼图画便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春节前,妈妈告诉我博物馆有‘画蛇添福 共绘吉图’活动,正好今年春节我们全家留在赤峰过年,我就让妈妈早早地在线上报名了。能在本命年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印象深刻、感触颇深。”13岁的王喆自豪地说,我们的画还要在博物馆大厅进行展示,供市民参观。
“这两幅画是以馆藏‘战国青铜壶’和‘十二生肖钱币’两件文物为蓝本设计的。‘战国青铜壶’身上装饰的蟠虺纹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小蛇相互蟠绕,组成一个纹饰单元,再重复出现后构成,‘虺’指小蛇,因此蟠虺纹也称‘蛇纹’;‘十二生肖钱币’为圆形方孔,象征着古人天圆地方的传统宇宙观,上面装饰着十二生肖的图案,蛇在其中,蜿蜒曲折,柔滑灵动。”赤峰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殊雯说,博物馆借此两幅作品祝福大家福满蛇年,富贵吉祥。
博物馆里过大年,年味儿更有文化味儿。蛇年新春,赤峰博物院为市民游客准备了一系列年味浓、趣味多的精彩活动。
1月22日至1月25日,赤峰博物馆借着“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喜讯,组织举办拓印“灵蛇献瑞”系列红包活动,让市民一起了解春节习俗,拓印红包。
1月25日,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举办笔墨书香送祝福活动,为市民游客介绍春联的起源、种类等相关知识,挖掘春联文化内涵和民间写春联、贴春联的习俗,观众可以将字字含情、笔笔春意的楹联、福贴带回家,也可以现场体验书写春联、DIY手工镂空画“福”字以及剪纸DIY手工窗花生肖蛇。
1月26日,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举办追踪博物馆里的瑞兽活动,带领市民游客认识古建筑中的瑞兽,探究它们的历史与现状,学习了解瑞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寓意,并组织市民在展厅寻找瑞兽合影,体验用陶泥亲手制作瑞兽……
迎新年、庆新春、探乡蕴,一个接一个的精彩活动让年味愈发浓厚。
“大年初六,我们还会举办赤峰博物馆探秘寻宝活动,参与者通过手册和通关用具,根据游戏规则进行闯关,闯关成功可获得精美奖品一份。”殊雯介绍。
春节,是游子归乡的集结号,是全家团圆的温馨曲,也是回乡游子感受故乡文化盛宴的绝佳时机。
1月22日至2月2日,赤峰博物院还精心推出“博物馆里的一张全家福”或“相约博物馆,寄语新一年”亮相活动,鼓励市民与家人一起来赤峰博物院两馆区打卡,只要各拍一张全家福分享到朋友圈,并将照片发送至赤峰博物院微信公众号,即可领取精美礼品一份;同时,在两馆区中寻找游龙元素或蛇元素的文物拍照打卡并分享到朋友圈,即可领取一张新年特别的“信”。
博物馆里过大年,博览古今乐团圆。在这个充满喜悦与祝福的新春佳节里,赤峰博物院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市民,在博物馆里感受历史独特魅力,享受春节文化盛宴。(记者 王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