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幸福院里的幸福年-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2/03 19:29:50
来源:新华网

新春走基层|幸福院里的幸福年

字体:

  正月初六,阳光明媚。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平地泉镇花村互助幸福院里充满欢声笑语。老人们有的聚在活动室下象棋、玩扑克,有的三五结伴在音乐室内排练节目……

  “住在这里的老人,最年轻的60岁,最年长的90岁。老人们一起唠唠嗑儿、下下棋,每天过得充实幸福。过年期间,餐厅做了黄灿灿的油炸糕、热腾腾的大烩菜,老人们吃美食、看节目,可开心了。”今年79岁的村民张德礼高兴地说。

  乌兰察布市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30%,是内蒙古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盟市,特别是在农村,留守老年人多、养老设施不够齐全等问题较突出。为弥补农村养老服务不足,2012年开始,乌兰察布市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在全市各旗、县、区建设互助幸福院,邀请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和贫困老人入住。

  “2012年底,花村互助幸福院建成,我和老伴是第一家登记入住的。我们分到了一间42平方米的砖瓦房,隔成里外两间,干净宽敞。”张德礼说。

  花村互助幸福院入住对象是来自平地泉镇9个村、20个村民小组的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户以及整合搬迁村庄的农户。院内有42平方米和28平方米两种户型,室内暖气、水冲式卫生间、厨房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室外有5平方米凉房、2平方米菜窖,每户门前还预留了菜地。

  “老家没有的,互助幸福院都有,免费住,每年只需交电费和水费。”张德礼说。

  为进一步提升互助幸福院的管理服务水平,察哈尔右翼前旗创新管理模式,由乡镇党委、政府从常住幸福院的人员中选择热心、群众威信高且身体健康的担任院长,全面负责院内管理服务工作,关心照顾院内老人生活,同时接受院内老人监督,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村、镇汇报。

  “村委会办公地点就在幸福院,平时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积极帮助解决,大事小情都能在幸福院内部得到解决。目前花村幸福院入住老人116人,入住率达到100%。”花村党支部书记朱晓军说。

  在乌兰察布市化德县长顺镇刀拉胡洞村互助幸福院文化活动室内,乌兰牧骑队员正在为老人们表演节目,活动室内掌声和欢笑声不断。

  文化活动室常年免费开放,老人们可以在活动室内下象棋、演奏乐器等。村里还成立文体娱乐队,定期邀请电影放映员为老人播放电影,邀请乌兰牧骑等为老人们带来精彩的文艺演出,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前村里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我和老伴两个人就在家窝着。现在大家都住得近,看看电影和文艺演出,能从中学到不少新词,掌握许多新知识。”79岁的村民陈庭权说。

  目前,乌兰察布市在各个幸福院均设置图书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室,配备音响、电视、棋牌等设备,提供文化服务;设置健身活动场所和场地,配备必要的健身器材,方便老人及周边居民开展健身活动。

  “经过十几年发展,乌兰察布市共建成互助幸福院475处,有效缓解农村老年人集中养老问题,让老年人的获得感更足。”乌兰察布市民政局局长吴云霞说。(记者哈丽娜)

【纠错】 【责任编辑: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