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今天晚上咱社区‘小哥学院’讲劳动法和职工权益保障,专业讲师免费开讲,有时间可以来听听哦。”“好嘞,李姐,我晚上一定来。”
据了解,包头市青山区万青路街道育才社区于2023年在党群服务中心建起了“小哥学院”,每周都会针对新就业新业态群体讲授劳动技能、法律咨询、政策宣讲等方面的课程,让“小哥”在业余时间提升自身素养,切实拓宽他们的共富赛道。
近年来,为了破解快递、外卖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治理难题,有效凝聚“新”兴力量,青山区在建组织、搭平台、强关爱、聚合力等方面发力,全方位搭建“小哥”友好型社区,提供全方位暖心服务。
“以前,送外卖累了,我们只能坐在路边歇一歇,夏天还好,冬天真的太冷了。现在,社区里多了许多‘红色蓄能站’,只要看见‘红色蓄能站’的标识,我们就能随时进去歇脚,微波炉、饮水机、常用药品这些标配就不说了,社区还贴心地为我们准备了解压椅、艾灸凳这些养生‘顶配’,简直太贴心了。”美团外卖骑手陈青德说。
青山区从组织和阵地双向发力,为外卖小哥“筑巢”。成立了包头市首家美团外卖骑手党支部,结合工作特性特点,推出“线上微课堂”,通过“美团骑手党支部线上学习”微信群定期推送学习内容,推动党员线上学、随时学、移动学。同时,建立起党员后备力量储备台账,注重培养挖掘入党积极分子,2024年新发展预备党员1名,递交入党申请书3名,让“小哥”有组织依靠。
青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石文慧介绍说,2024年,青山区在社区、街巷、商业中心等快递、外卖小哥经常出入的地方打造了265个红色蓄能站,实施“红速小哥守护计划”,24小时提供休息沙发、餐食加热、免费饮水、常用药品、日常补给等贴“新”服务,同步设立女性骑手关爱角、24小时“换电柜”“红色书吧”等精“新”功能,满足全方位需求,让“小哥”有阵地“回巢”,惠及2000余人次。
“以前进小区,要接受保安的问询,登记才能进大门,进去后还要找楼栋、找单元,特别影响配送效率,稍不留神就会超时被投诉。现在有了专属认证卡,我们进门就不用再接受盘问了,而且现在小区里也贴出了‘骑手友好线路图’,一眼就能找到目的地,送餐效率大大提升,再也不用担心超时被扣钱了。”外卖小哥李立指着富强路街道富一小区门前张贴的“骑手友好线路图”对记者说。
为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服务外卖小哥,青山区在今年初就根据各小区管理规模、通行条件和业主意愿等实际情况,在兼顾物业安全、管理提质和服务便利的基础上,由社区党委牵头,引导业主、业委会和物业在管理规约中增加“小哥友好”条款,在出入通行时简化登记流程,为外卖小哥定制专属认证卡,凭卡进出小区,既保障小区安全又契合小哥职业特点,为居民和外卖小哥提供双向保障。根据高频需求,绘制“骑手友好线路图”,将楼栋、单元、停车位、红色蓄能站等点位一一标注,并在小区显眼位置张贴,提供一站式“导航”,解决了“小哥”入小区难、找路难、歇脚难等问题。
根据外卖小哥的再教育需求,“小哥学院”围绕道路安全培训、技能培训、职业发展等必备技能设置必修课程及自选课程,提供“学习菜单”,并设立学分,实现精准培训,结合社区治理需求,在学院开设兼职网格员、食品安全监督员等多类社会实践课程,打通志愿服务积分与“小哥学院”学分双向认证通道,实现“积分”与“学分”互认,学员可使用学分兑换志愿服务礼品,推动“小哥”主动进课堂、进社区。将60余名外卖小哥纳入社区“唠嗑团”“议事团”等队伍,定期组织召开议事协商、民情恳谈、征求意见活动200场次,主动征集意见建议300余条,为社区治理融入“小哥”动能。(记者 刘向平 实习生 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