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实施61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2/06 08:19:59
来源:内蒙古日报

巴彦淖尔实施61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字体:

  2月5日,位于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的内蒙古蒙鑫晨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将一箱箱盛满葵花籽油的货物规整地码放在货车上,这批葵花籽油将发往山东市场。

  “公司目前拥有2项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我们还与江南大学合作进行葵花籽蛋白粉、固体风味冲剂等功能性高端食品研究与开发。”内蒙古蒙鑫晨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斌说:“公司将向日葵产业链进行了延伸,我们一方面出口中国的葵花籽,另一方面进口他国的葵仁用以生产葵花仁油。我们依托巴彦淖尔市资源优势,努力探索拓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贸易业务。目前,已与俄罗斯、土耳其、卡塔尔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巴彦淖尔市全年种植向日葵等各类籽仁作物面积400多万亩,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食用向日葵种植基地和集散地。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以科技创新,推动向日葵产业向更高端、更精深的方向发展,提升向日葵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2024年夏天,国际向日葵大会在巴彦淖尔市举行,让这里受到全球向日葵行业的广泛关注。在科技创新方面,当地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努力,成功研发出SH361、SH363等优质品种,新品种平均每亩可增收500元至800元。目前,巴彦淖尔市的葵花籽及籽仁产品远销中东、东南亚、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达42亿元。

  除此之外,巴彦淖尔是全国唯一可以四季均衡出栏的肉羊养殖加工基地,该市积极探索羊尾深加工的新路径,重点对羊尾油进行深度开发,推动企业研发了羊尾油火锅底料、羊小肠等30多项新产品,5款产品通过国际(HALAL)认证。开展羊油、羊血、羊肠等副产品技术研发推广,引进羊脂深加工技术,年消纳羊尾油和腔油近5000吨,实现了肉羊副产物高值化利用。

  “我们和国内食品研发行业龙头江南大学合作,对羊尾油进行深度开发,通过处理得到胆固醇、低膻味液态调味羊油,为羊肉产业开辟了全新的价值提升路径,让羊肉产品在高端油脂市场以及食品加工等领域具备更强竞争力,前不久公司申请的国际哈拉油认证正式通过审批。”内蒙古富健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健全介绍。

  据悉,2024年,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围绕种业振兴、产业链延伸、农业节水、耕地地力提升等重点领域,投入自治区“科技兴蒙”专项资金2.5亿元,累计组织实施61项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国内首套肉羊养殖机器人系统试车成功,华蒙肉羊和玉米膜侧精量播种机入选2024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成果,牛羊胃电胶囊在全国11个省市27个牧场推广155万枚。(记者 薄金凤)

【纠错】 【责任编辑: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