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重点做好“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引领,把文旅业打造成支柱产业”等11个方面工作。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连日来,我区各地各相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两会精神,大家表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演艺、会展、商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旅强区。
文旅融合擦亮北疆文化品牌
游园、赏灯、集市、烟花秀……今年春节期间,内蒙古各地共推出154项活动,这些有内涵、有趣味的活动,不仅为观众送上春节期间的文化大餐,也将北疆文化品牌擦得更亮。
2024年,内蒙古文旅实现多个突破,阿尔山度假区荣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年荣获国家级旅游品牌12个,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格勒河景区、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成功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举办舞动北疆、唱响北疆、阅读北疆等各类文化活动4.5万余场次,开展乌兰牧骑下基层等服务活动1.4万场次、进京演出150多场次。“歌游内蒙古”带动全区一批文旅品牌强势出圈。
“2025年,内蒙古文旅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抓手,加力做好北疆文化研究阐释,加速推进文艺院团体制机制改革,加劲抓好文艺精品生产创作,加大北疆文化成果展览展示,让北疆文化更有知名度和吸引力。”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张锐说。
用冷资源点燃热经济
感受刺激的雪道驰骋,欣赏精美的冰雕雪雕,体验不同的地域文化……近年来,冰雪旅游持续走热。
内蒙古降雪量大、雪期长、雪质好,除了提供优质的滑雪资源之外,各类冰雪元素应有尽有,2024年底,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的成功举办, 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更多元的产业融合、更优质的滑雪体验、更火热的冰雪氛围。
1月15日,我区发布《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的重点任务清单》,从推动冰雪运动蓬勃发展、延伸冰雪经济产业链条、促进和扩大冰雪消费、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加强冰雪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冰雪经济开放合作、加强服务保障等7个方面明确25项重点任务。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我们将促进文体旅商融合发展,培育更具消费带动效应的体育产业发展体系。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持续做好‘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活动,鼓励各盟市发放体育消费券,促进体育消费提量升级。联合文旅部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精心设计冰雪主题旅拍打卡地,加强冰雪运动与餐饮、住宿、娱乐、休闲、购物等多业态跨界、跨项、跨场景融合,打造沉浸式演艺、展览、娱乐等冰雪消费新场景,让体育经济、冰雪经济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以精品力作勇攀文艺高峰
1月21日,内蒙古文联召开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 (扩大)会议,紧锣密鼓安排部署2025年工作。“2025年,我们将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抓手,创作推出更多与时代同频共振、充满生活气息、彰显北疆文化的优秀文艺作品,持续擦亮北疆文化品牌。”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说。
锚定目标、接续发力。冀晓青表示,自治区文联将聚焦聚力文艺精品创作,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有计划地实施新时代内蒙古文学攀登工程、“亮丽北疆”八千里边防主题美术采风写生创作工程等一系列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工程项目,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积极开展北疆文化展示,承办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奖、首届中国网络文艺盛典、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村歌嘹亮”主题活动全国集中展演等一批全国重大文艺活动;围绕“歌游内蒙古”等IP,扎实推进歌曲创作推广项目,推出内蒙古经典原创歌曲地图等文旅产品;开展好北疆文化神州行活动,有力推动美术、摄影、民间文艺、影视与网络视听等各艺术门类优秀作品的全方位传播和立体化呈现;加大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力度,通过互联网等媒体平台,有效提升北疆文化影响力。(记者 冯雪玉 柴思源 马芳 孙柳)
原标题:把文旅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从自治区两会部署看奋进中的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