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生态科技赋能草原治理-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2/07 08:13:02
来源:内蒙古日报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生态科技赋能草原治理

字体:

  远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新忽热苏木乌兰朝鲁嘎查,泛黄的草场上仍依稀可见绿意。将时间拨回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以前,我们的生态保护观念比较差,大家都想着,养的羊越多,挣的钱就越多,没考虑过草场能不能承载得起这么多的牛羊。”牧民额尔登其其格说。针对长期超载放牧导致草原快速退化、放牧收入逐年下降的严峻形势,乌拉特中旗着眼长远,下定决心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施了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生态治理项目,涉及川井苏木、新忽热苏木7个嘎查87户牧民的11.2万亩的退化沙化草地得到有效治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模式,带动当地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并获得劳动报酬。预计经过3年治理,植被覆盖率将提高10%左右。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光伏+饲草+药用植物”方法,通过包衣丸化及压缩加工形成种子包、种子块、种子绳等创新治沙产品,应用自研草原高速免耕补播机等创新机械,用生态科技“点亮”绿色草原。在保护原有植被、充分考虑区域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围封禁牧、施肥、补播、视频监控、人工增雨与管护等多重治理。曾经退化严重的地块,已实现了良好的恢复。额尔登其其格跟记者算了一笔生态账,“我家的3300多亩草场正处于项目区,通过人工种草,使自然草场得以休养生息,每年每亩补贴30元,一年补贴9万多元。当护林员一年还能挣3万元。”据介绍,在退化草原人工种草修复中,优选乡土草种进行多品种组合搭配,提高种植植被的稳定性;在退化草地治理中,开展飞播种草治理新技术,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提升草场质量、维护生态平衡、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

  2024年,乌拉特中旗投资1.44亿元,实施“三北”六期项目。阴山南部、北部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设计完成乔木造林0.4万亩,灌木造林10.52万亩,封沙(山)育林育草24.38万亩,小型水保设施120处。(记者 薄金凤)

【纠错】 【责任编辑: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