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里免费学才艺,图书馆里轻松享阅读,节假日里观展览,周末看演出……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质升级,参加丰富多彩且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已成为如今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老百姓的生活日常。
2月5日傍晚,东胜区文化馆的市民艺术夜校里灯火通明,一番火热的学艺场景。古筝课堂上,十几名学员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学习弹奏,感受民族乐器演奏的美妙。
“市民艺术夜校是一个能为我们提供新知识、新技能的平台,让我们青年与城市在‘双向奔赴’中一同成长。”学员周新颖说。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市民夜校汇聚起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大家学技能、交朋友、展示自我,让闲暇时间变得充实起来。爵士舞课堂中,年轻人挥汗如雨、活力四射;礼仪课上,学员们身姿挺拔、自信优雅;马头琴教室里,大家全情投入、乐声悠扬……东胜区市民艺术夜校开设了摄影、化妆形象设计、花艺、小提琴、爵士舞等12门课程。课程丰富且免费,教师专业且投入,每期培训报名开放后,学习名额经常被“秒抢”,先后有1000多人受益。
“以往我们的服务时间基本与上班族的工作时间重合,年轻人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并不多。2024年我们探索性地创办了市民艺术夜校,充分利用19点至20点30分时段开展课程,满足18至55周岁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东胜区文化馆副馆长常美丽告诉记者。
文化馆中的公益课“炙手可热”,而刚刚投用的东胜区图书馆巡防基地分馆更是场面“火爆”。1000平方米的馆内,琳琅满目的书架间,安静地看书、选书的市民络绎不绝,成为冬日里的独特风景。该馆的投用惠及周边在校师生、厂矿企业职工及居民近6万人。
“图书馆分馆开在我们家门口,填补了周边没有公共图书馆的空白,我常带着4岁的女儿来读绘本,阅读触手可及。”市民黄丹丹高兴地说。
2024年初,鄂尔多斯市首家“24小时不打烊暖城书吧”在东胜区林荫街道投用,书吧内设有公共阅览区、儿童阅览区、电子阅读区等多种功能区,配置图书2000多册,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助服务,多维度、多层次地满足辖区居民阅读和自习需求,让文化和阅读的种子在街道社区生根发芽。截至2024年12月中旬,东胜区已累计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打造公共图书馆1家、图书馆分馆151家,馆藏图书115万册,实现了城区、村(社区)、学校等书屋全覆盖,打通了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文化赋能城市,涵养美好生活。2024年以来,东胜区把更多更好的演出、公益课“派送”到老百姓身边,组织开展了元宵节系列活动、社区文艺汇演、乡村村晚、广场舞大赛、书画展览等30余项群众文化活动,惠民演出达200多场次,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深入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流动惠民演出,“送戏曲进乡村”60余场;开展非遗进乡村、进校园、进景区30余次;创作的群众文艺作品获得市级以上奖项30余项。此外,东胜区还承办了全国夏季乡村村晚、“唱响北疆”自治区第五届群众歌咏展演活动等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群众文化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乐赏文化盛宴,在深度交流中推动文化繁荣,文化“软实力”正在转化为发展“硬支撑”。
“我们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全过程,推进‘北疆文化·东胜品牌’建设。”东胜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闫春霞说,“我们要继续系统梳理东胜区历史文化脉络,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将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让文旅相融升腾城市‘烟火气’,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添彩。”(记者 郝雪莲 东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