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正月初十,记者走进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公田村博物馆,看到民国时期至今的各种珍贵文物,以图、文、物并举,横纵向互补配合的形式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一条河套农业百年间的历史长廊。
来自乌拉特前旗第六小学的丁奕萱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这里有许多我从未见过的物品,通过讲解员的详细解说,我了解到这些物品都是我爷爷奶奶那个时代的生活用品,我感到十分新奇。”
一件件老物件、一张张老照片,无声地诉说着公田村的历史变迁,勾起了游子们浓浓的乡愁。在外打拼多年的任先生感慨地说:“我出生在公田村,家就在博物馆的前面,看着这些展品,我越发觉得自己如今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公田村民俗院里设有米面油坊、地主院以及民宅民风院等10个小院,生动展现了河套地区的农耕文化、草原文化和移民文化,传承着河套地区淳朴善良的民俗民风。家住公田村邻村的蔡鑫利用春节假期赶来参观,他说:“在这里,我了解了很多习俗的起源和历史背景,深刻地领悟到它们背后蕴含的生活智慧、人文情感,以及沉甸甸的文化价值。”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公田村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公田村博物馆和民俗院的建设,不仅为村民们搭建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平台,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成为了当地乡村旅游的新亮点。(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 实习生 赵靖)
【纠错】 【责任编辑:徐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