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残联获悉,自2022年内蒙古启动实施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以来,截至2024年底,全区新增残疾人就业2874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0%。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2022年起,内蒙古通过实施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等10项行动,多元发力畅通残疾人就业渠道,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岗位,激发残疾人干事创业热情。
3年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全区各级残联等相关部门协同发力,残疾人就业创业水平不断提升,残疾人融入社会能力持续加强。截至2024年年底,全区就业年龄段残疾人353264人,已就业196996人,其中,集中就业4305人,按比例就业12738人,个体就业创业16238人,城镇灵活就业57483人,公益岗位就业2151人,辅助性就业1155人,农村牧区从事种养加就业102907人。
据悉,2022年以来,全区举办各类残疾人技能培训1178场,对33742人次残疾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各级人社部门和残联组织将每年1月确定为“就业援助月”,将就业困难残疾人列为重点服务对象,共走访残疾人登记失业人员家庭9886户,登记失业的残疾人8290名,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237次,帮助登记失业残疾人实现就业1598人;各级残联积极组织开展“四个一”就业服务,对未就业残疾人至少进行一次基础信息核对、开展一次职业能力评估、进行一次就业需求登记、开展一次岗位介绍;召开残疾大学生专场招聘会157场,对2125名残疾大学新生开展“一人一策”服务,累计1112名残疾大学生实现就业;对1803家残疾人自主创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指导和扶持;各级残联走访企业3073家,为残疾人开拓岗位9650个,带动残疾人就业752人。(记者 李存霞)
原标题:全区3年新增残疾人就业2874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