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声隆隆作响,工人们各司其职,大型吊车来来往往,自动化生产线行云流水,开足马力忙生产,全力以赴保供应赶订单……新春伊始,在内蒙古包头市,开启“忙碌模式”的生产车间内,火热的生产场景一如往常。
“为了抢时间,赶进度,我们春节期间产线没有停工。”位于包头市的卧龙电驱(包头)永磁电机有限公司基建项目负责人楼建锋说,“目前,整个厂区的设备已到位,生产线基本调试完毕,部分生产线年前已开始运行投产,2月下旬所有产线可稳步运行,争取3月初生产线全部投产!”
包头作为一座工业城市,产业是“王牌”。包头市不断推进产业向“新”,创新攀“高”,打造产业“新”格局,抓牢产业硬“底牌”。近年来,传统产业实力雄厚的包头立足发展基础和潜力,大力发展稀土、晶硅光伏等旗帜型产业,促进氟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氢能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位于内蒙古包头石拐区的包头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叶片生产厂。李强摄
传统产业的“绿色新生”
作为老工业基地,包头传统产业基础厚重、资源优势明显。新时代的钢铁产业成为包头市首个千亿级产业,走出了一条以绿色低碳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不久前,包钢冶金渣公司200万吨钢渣产业化综合利用项目全线联动试车成功,通过这个项目,包钢集团钢渣年利用率有望突破95%,有力推动包头市“无废城市”建设。
在常年风吹日晒的库布齐沙漠,一座绵延几百公里的“光伏长城”加紧建设,一种新型钢材产品正在为其保驾护航。
“这是我们生产的锌铝镁镀层钢板,与传统产品相比,它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和加工成型性等性能,且更加环保,一经问世便成为光伏市场的新宠。”包钢股份稀土钢冷轧板材厂厂长王小平介绍,“稀土钢冷轧板材厂拥有3条镀锌生产线,其中锌铝镁镀层产品年产能可达40万吨,已开发20多个品种牌号,覆盖光伏支架的主流产品需求。”
如今,包头的钢铁企业已不再是传统模样,曾经粉尘弥漫的场景变成了整洁明亮的现场,绿色已成为包头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同样,依托铝产业基础优势,包头市支持高载能企业向零碳、低碳园区转移布局,支持现有电解铝企业提质增效,承接电解铝产能转移,聚力打造千亿级铝产业集群。
内蒙古氢燃料车下线。
从1958年建成全国第一家电解铝企业至今,包头已集聚了4家电解铝企业、26家铝后加工企业,形成了高端铝工业型材、汽车轻量化配件、高纯铝、铝基新材料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走进位于包头铝业产业园区内的盛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线一派忙碌。“平均每天有15包直供铝水从包头铝业进入熔炼车间,再通过低压铸造、热处理、机加工以及涂装等程序,完成从原料到成品铝轮毂的嬗变。”该公司总经理王超说。
冶金工业用电量大,用能成本高企,如何才能更好地降本增效?在几百公里之外的达茂草原上,一场“用能革命”正在这里展开。目前包头市正在推进4条500千伏100%纯新能源输电通道建设,绿电将直供包铝产业园区,形成新能源自发自用低碳产业链示范模式。
“随着一批绿色能源项目建成投运,我们园区清洁能源替代比例超过40%。”包头铝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孙熙麟说,将通过打造绿电成本洼地和绿电铝发展高地,助力包头市成为我国北方重要铝产业基地。
2.前沿产业的“高端跨越”
稀土在现代工业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在多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2023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提出“加强稀土等战略资源开发利用”,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包头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全面铺开,包头正着力做好“矿”变“土”、“土”变“材”、“材”变“用”这篇大文章。
包头某科技企业正在生产全球领先的防抖新型马达。许家轩摄
在内蒙古新雨稀土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展厅内,整齐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稀土产品。“我们的稀土产品分为稀土功能材料、特殊化合物、纳米稀土三大类20余个体系类别,覆盖玻璃基板、手机盖板、半导体、精密光学元件、液晶显示屏等高技术领域。”新雨稀土董事长冀代雨说,新雨稀土还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成立联合实验室,生产出的纳米稀土抛光材料,可满足高端光学玻璃、半导体芯片等领域高精度抛光的应用。
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稀土产业的核心要素,包头高标准建设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集聚了院士、长江学者等高水平专家29人、科研团队14个。
“我们将依托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发挥优势科研力量,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加大铌和钪两种矿物选矿冶金提取,大力开展围绕铌和钪两种元素在新材料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包头稀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志强说。
与此同时,另一个旗帜型产业——晶硅光伏产业也在加速崛起,成为包头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包头装备制造园区的弘元新材料公司生产车间,一根800至830厘米的单晶方锭,通过金刚线切一刀可以切出4000片硅片,每片的厚度相当于两根头发丝的直径。“落地包头4年多,我们公司的生产范围涵盖拉晶、切片、电池片等环节,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念淮说。
当下,包头已聚集了40多家晶硅光伏企业,其中包括13家行业头部企业,聚合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及配套齐全的供应链,成为全国多晶硅和单晶硅产能最大的城市。2024年,全市晶硅光伏产业产值达1007.5亿元,成为传统支柱行业钢铁之外,第二个超千亿元产业。
新兴产业的“未来布局”
“2025年,包头市全力打造新能源重卡及配套产业集群,加大新能源重卡在工业企业、电煤运输和环卫清运等领域推广力度,推动老旧燃油重卡淘汰更新,开发推广新能源中轻卡等特定应用场景车型,这更坚定了我们开发推广新能源车型的信心和决心。”包头市人大代表、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牟月辉说。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包头市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陆上风电装备、氟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新能源重卡及配套、氢能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包头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利文说。
在达茂旗,远景蒙新集团高新齿轮箱智造基地首台产品在达茂零碳园区下线,填补了自治区智能风机产业链核心部件制造端的空白。
作为内蒙古首个以氢能装备制造为特色的专业性产业园区,包头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已签约10家企业;明阳集团包头瑞源电气公司自主研发的构网型5MWH储能系统、10兆瓦变频控制系统和10兆瓦变桨控制系统,代表我国在超大型陆上风电核心技术和制造能力上取得重要成果。
在包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一个关键产业也在悄然崛起,那就是被誉为“黄金产业”的氟材料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性能化工新型材料产业,近年来,氟化工产业在包头市迅速发展,成为全市成长性良好的产业之一。
记者了解到,包头依托白云鄂博矿的萤石资源,通过“选化一体”模式,充分回收萤石资源,为延伸下游氟化工产业链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2021年,包钢股份通过对选矿与化工过程的自主研发,攻克了包钢白云鄂博矿伴生萤石资源高效率回收和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
“一方面,我们深挖现有生产线,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料利用率,发展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我们扩大规模,为氟化工产业集群发展,延长产业链提供原材料保障。”金石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福良介绍。(记者高平 王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