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月14日从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局获悉,呼和浩特市2021年8月正式启动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工作,经过三年实践,构建起“城乡覆盖、标准统一、保障齐全、政保合作”具有地域特色的长期护理保险“青城模式”。截至目前,全市累计16571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累计支付约2.25亿元。
失能老人的看护与照料之难,是众多失能老人家庭面临的现实困境。特别是在城市远郊和农村地区,受经济收入较低、家庭照护能力不足、经济购买能力有限等因素影响,使得照护问题更为凸显。
家住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白塔村59岁的翟阿姨2023年4月初因不慎摔跤导致右腿股骨骨折,术后因经济条件有限,未做康复治疗,长期卧床导致双腿无力,下肢肌肉萎缩,不能走动,给本来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翟阿姨失能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看护和照料之难,老伴儿一人承担着维持生计和护理翟阿姨的重任,身体和心灵都承受着巨大的负担,陷入“一人失能,全家窘困”的境地。村委会把她家里的情况告诉了医保专员,医保专员帮助其申请了长护险,翟阿姨被评估为重度一级,家属选择了该市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易得康上门服务。
翟阿姨2024年12月开始享受长护险机构上门服务,定点服务机构护理人员给翟阿姨进行了全面的健康评估并量身定制了护理计划,后期护理员为翟阿姨开启生活照料和非医疗性护理服务,每个月上门护理12次。护理员上门后帮助翟阿姨洗头、洗脸、擦浴、剪指甲、剪头发、量血压、按摩、活动关节,陪翟阿姨聊天,给予其心理安慰,让老人打开心结,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在专业的护理照护下,翟阿姨的头发衣服干净整洁,家里的被褥清洗得干干净净,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脸上也露出久违的笑容。翟阿姨说:“多亏长护险好政策,护理员小张很辛苦,每次来都很细心地照顾我,陪我聊天,非常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我要好好治病,争取早点康复。”
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局将进一步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档升级”,调整优化护理服务模式,提升照护服务供给能力,提供机构住养、机构上门、亲情+机构上门居家组合护理多种服务方式,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加专业优质护理服务,赋能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记者 刘洋)
原标题:城乡覆盖 标准统一 保障齐全 政保合作 呼和浩特市构建长期护理保险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