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氢城·发展高地”新华社镜头中的伊金霍洛(中)-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2/19 23:11:24
来源:新华网

“零碳氢城·发展高地”新华社镜头中的伊金霍洛(中)

字体:

  2月19日,“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开展,同步展出“零碳氢城·发展高地”新华社镜头中的伊金霍洛新闻摄影展。

  今天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展示的是“零碳氢城·发展高地”新华社镜头中的伊金霍洛新闻摄影展“文化旅游”篇章,共46张图片。

文化旅游

  草原风情与历史遗迹交相辉映,民族文化与现代创意融合共生。在伊金霍洛旗既能领略壮丽的自然风光,又能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享受一场心灵与视觉的盛宴。

  左上:位于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经修复后正式对外开放,吸引着大批旅游者。(1985年9月19日发)新华社记者 陆金发 摄
  右上:2004年9月23日拍摄的成吉思汗陵。新华社发
  左下:2011年7月18日,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正式成为国家5A级景区。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右下:2015年5月9日,成吉思汗陵景区人潮涌动。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000年7月21日,游客在伊金霍洛旗旅游景区骑马观览草原风光。新华社记者 吴增祥 摄
  2005年5月3日晚,在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演员在大型民族歌舞剧《圣地古韵》中表演舞蹈。新华社记者 吴国清 摄
  2012年8月27日,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开幕式在伊金霍洛旗举行。本届国际那达慕大会有来自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等44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体育代表团和观摩团参加。这是在开幕式上燃放的焰火。新华社记者 陈晓伟 摄
  上图:2012年9月2日,上海队与甘肃队球员在比赛中拼抢。当日,2012年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在伊金霍洛旗继续进行。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左下:2012年8月27日,内蒙古队与辽宁队球员在比赛中拼抢。当日,2012年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在伊金霍洛旗继续进行。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右下:2012年9月3日,2012年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在伊金霍洛旗落幕。江苏队在决赛中以1比0战胜吉林队,获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左上:2005年8月10日,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的队员正在基层为群众演出。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右上:2012年9月9日,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演员在第三届中国蒙古舞蹈大赛上表演群舞《咪尼乌日嘎(我的套马杆)》。新华社记者 阿斯钢 摄
  左下:2015年9月15日,在第四届中国蒙古舞大赛暨第四届内蒙古电视舞蹈大赛上,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演员表演舞蹈《萨拉沁布斯贵》。新华社记者 邵琨 摄
  右下:2020年10月10日,在第十届华北五省(区)市舞蹈大赛内蒙古赛区选拔赛中,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演员在表演双人舞《父亲和我》。新华社发
  左上:2012年9月2日,在伊金霍洛旗鄂尔多斯赛马场进行的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赛马项目上,鄂尔多斯市的魏云忠在3000米速度赛马比赛中以3分31秒498的成绩获得第二名。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右上:2015年8月14日,内蒙古代表队的马术表演者在表演“马上拾牛沙噶”。当日,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马术表演在伊金霍洛旗赛马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下图:2016年8月21日,骑手们在比赛中。当日,2016内蒙古鄂尔多斯国际驭马文化节在伊金霍洛旗赛马场开赛。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2012年8月26日,女骑警在位于伊金霍洛旗的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运动场外巡逻。新华社发
  2013年3月5日,游客在参观伊金霍洛旗郡王府。
  伊金霍洛旗郡王府是目前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王爷府之一,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筹建于1928年,落成于1936年,总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俗称郡王旗的第十五代札萨克图布升吉尔格勒多罗郡王的府邸。该郡王府属砖、木、石结构混搭,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新华社记者 赵婷婷 摄
  2013年6月30日,2013年伊金霍洛第二届国际马拉松赛在伊金霍洛旗进行,参赛选手从起点出发。新华社记者 赵婷婷 摄
  2013年7月18日,演员们进行鄂尔多斯婚礼表演。当日,第九届成吉思汗那达慕大会在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景区的大型赛马场内开幕。新华社记者 赵婷婷 摄
  上图:2015年8月3日拍摄的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赛马场外景。
  下图:2015年8月3日拍摄的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赛马场内景。
  伊金霍洛旗赛马场承担着第十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所有赛马项目。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左上:2020年11月19日,在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苏布尔嘎嘎查,鄂尔多斯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纳仁达来在庭院里晾晒马具。
  右上:2020年11月19日,纳仁达来在家中加工牛皮。
  下图:2020年11月19日,纳仁达来(右)与老牧民呼日查毕力格在制作马具。
  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苏布尔嘎嘎查的牧民纳仁达来,因为从小在苏泊罕草原上牧马放羊,对蒙古马以及马具制作十分感兴趣。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草原上放牧大多以机动车代替了马匹,但纳仁达来依然坚持手工制作马绊、马笼头、马鞭等马具,还经常向老牧民请教制作马具的技艺。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左上:2021年9月8日,在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嘎查,非遗传承人图孟吉日嘎(右)为游客介绍蒙古包营造技艺。
  右上:2021年9月8日,在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嘎查,非遗传承人巴图青克尔(左二)为学生传授空壳饼制作技艺。
  左下:2021年9月8日,在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嘎查,游客体验奶酒酿造技艺。
  右下:2021年9月8日,在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嘎查,非遗传承人娜拉(左一)为学生讲解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新华社发
  2021年9月14日,游客在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一处煤矿复垦区公园里游玩。新华社发
  左上:2023年8月13日,在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景区,民间艺人表演海城高跷。
  右上:2023年8月13日,在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景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表演朝鲜族象帽舞。
  左下:2023年8月13日,在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景区,民间艺人表演杂技《俏花旦》。
  右下:2023年8月13日,在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景区,民间艺人表演舞狮。
  当日,为期15天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2023首届九州非遗绝技文化旅游节暨非遗旅游嘉年华在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景区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为游客表演舞狮、高跷、木偶戏等特色节目,展现非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魅力。新华社发
  2023年8月16日晚,在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景区,民间艺人表演“铁花秀”。新华社发
  左上:2024年7月20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
  右上:2024年7月20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
  左下:2024年7月20日,搏克手在开幕式上表演。
  右下:2024年7月20日,牧民骑马参加开幕式。
  当日,2024鄂尔多斯那达慕群众体育比赛暨第五届农牧民健身运动会在伊金霍洛旗巴音昌呼格草原开幕。活动以“相约草原·遇见那达慕”为主题,为期三天,除设置了赛马、搏克等传统体育项目外,还设置了乡村大力士、搓玉米棒、快乐插秧等多彩趣味运动,吸引游客近距离感受草原的魅力,展现农牧民运动风采和幸福生活。新华社发
  2024年9月20日拍摄的鄂尔多斯市红海子湿地。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纠错】 【责任编辑:杨腾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