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前旗:光伏赋能污水处理-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2/19 09:01:26
来源:内蒙古日报

乌拉特前旗:光伏赋能污水处理

字体:

  2月16日,记者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鸿德污水处理厂看到,总控室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污水从预处理到深度处理再到消毒等多道工艺流程和设备的运行状态。

  污水经过中格栅、细格栅、厌氧池、缺氧池、曝气池、澄清池、深度处理、消毒等8个环节的净化,最终从黑色污水转变为干净清澈、无异味的再生水。

  “2024年,我们厂共计处理污水558万吨,日均处理量达1.53万吨,达标率高达98.9%,全年生产再生水548万吨。”鸿德污水处理厂副厂长张鹏程介绍道。

  鸿德污水处理厂,作为乌拉特前旗公益性环保企业的代表,自2007年建成以来,便肩负着处理乌拉山镇区生活污水的重任。历经一期建设、技改建设、二期扩建,该厂已具备日处理污水量2万吨的能力,出水水质连续稳定地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

  再生水的利用是鸿德污水处理厂绿色发展的又一亮点。乌拉特前旗为处理乌拉山镇城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已建成排水收集管网162.8公里,再生水管网33公里。处理后的中水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被广泛用于电厂循环冷却用水、厂区绿化用水以及湿地生态补水。2024年,鸿德污水处理厂共向电厂提供循环冷却用水142万吨,厂区绿化用水9万吨,湿地生态补水397万吨,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我们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不仅实现了水资源的再利用,还积极探索光伏新能源的应用,为减碳之路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张鹏程说。

  元月中旬,鸿德污水处理厂迈出绿色发展的新步伐,厂区人工湖附近,一座占地面积23亩、装机容量为1.5M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正式投入使用。该光伏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运行,年发电量约255.37万千瓦时,为污水处理厂提供了稳定的绿色电能。这一举措不仅补充了传统电力的供给,还有效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据估算,光伏电站每年可节约918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42.45吨。

  乌拉特前旗这一“污水处理+光伏”的实践探索,不仅巩固了当地生态保护成果,还助力了生态振兴和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当地加快新能源发展、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和智能化用能方式提供了有益借鉴。(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 段娜)

【纠错】 【责任编辑:杨腾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