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白云鄂博矿物》专著发布以及“氧铅烧绿石”“献华铈铌矿”两种新矿物发布活动在包头市举行,自此,白云鄂博矿增加两个新成员,这也是白云鄂博矿区自1959年以来发现的第22和第24个新矿物。
据介绍,“氧铅烧绿石”是一种铌矿物,属于烧绿石族。“献华铈铌矿”是一种稀土铌酸盐矿物,属于一种全新的铌稀土矿物族。二者均为在白云鄂博首次被发现的新矿物。“氧铅烧绿石”“献华铈铌矿”分别于2024年8月3日、2025年3月2日被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IMA-CNMNC)批准。
“白云鄂博铌潜在资源非常大,这次发现的‘氧铅烧绿石’是烧绿石族的一个新矿物,它含铌,而‘献华铈铌矿’里面的铈是轻稀土,该矿物含铌又含稀土,所以这两种矿物发现对含铌的矿物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未来能够把白云鄂博的铌资源好好利用起来,我相信3—5年应该有所突破。”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献华强调了这两种新矿物的发现对于矿物学研究的重大意义,新矿物不仅丰富了世界矿物学宝库,而且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素材、新思路。
据介绍,这两种新矿物的发现是由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科研团队主导并与外部科研院所合作完成的,这不仅是白云鄂博矿物研究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也见证了我国企业型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标志着我国在新矿物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表明企业正在从“技术应用”走向“科技创新”,在矿产资源研究领域实现历史性转变。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不仅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也为科研合作树立了典范。
当日,李献华院士为《白云鄂博矿物》专著的发布致辞。据了解,《白云鄂博矿物》是由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杨莉高工领衔的研究团队,将数十年的科研成果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扎根矿山深耕精研而著就的矿物学专著。这本凝聚了几代科学家心血的专著历时5年精心编撰而成,收录了超过200种矿物、1600余张显微图像及380组电子探针数据,全面展现了白云鄂博矿区丰富的矿物资源及其微观结构特征。这部由企业科研团队主导完成的白云鄂博专业著作,开创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互促的新局面。(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张玉超)
原标题:白云鄂博矿增加两个新成员 “氧铅烧绿石”“献华铈铌矿”成为第22和第24个新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