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走进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栋栋崭新的羊舍映入眼帘,养殖人员正在为肉羊添加饲草,一只只体格健硕的肉羊正悠闲地吃着草料。
“这里每一只肉羊都佩戴着独立标牌,通过扫描标牌,可以了解肉羊生长信息,为养殖调整、品种选育、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克什克腾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经理高爽说。
2024年,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是该年度内蒙古唯一一家被认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围绕肉羊种业产业发展,成功探索出一条“公司+合作社+农牧户”三位一体的昭乌达肉羊养殖联合体(羊联体)产业发展新路子,实现了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利益联结、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产业园现有种源企业12家,龙头企业内蒙古草原金峰畜牧有限公司是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园区开发的繁育性状在线评价系统、智慧选育平台和育种大数据中心,结合基因选育、表型性状和饲喂情况,实现智慧选育,加快推动肉羊育种从常规育种向智慧育种转变。
“咱们产业园有遗传物质保存中心、胚胎移植中心、大数据处理中心、疾病远程诊疗中心等8个平台,可以对肉羊开展全流程繁育跟踪,能够及时了解各品系羊繁殖、生产、抗病和抗逆性能,择优纳入昭乌达肉羊基因库。”内蒙古草原金峰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瑞介绍。
科创研发为产业园赋能智能化、绿色化,“羊联体”模式则为农牧民带来收益。该模式目前已经覆盖了克什克腾旗46%的牧户,会员户达到8300户。全旗昭乌达肉羊种公羊年销售额可达到3600万元,带动周边农牧户实现户均增收1.1万元。
根据园内农牧民养殖户实际情况,“羊联体”为农牧民养殖户量身定做合作养殖模式,不断扩大种羊养殖规模。
“授人以羊”,帮助农牧户直接增收。政府为脱贫农牧民养殖户每人发放基础母羊1只,种源企业按照1:1比例配套母羊,养殖户通过持续的羊羔、羊毛收入实现增收。“依照政策,我家领取了10只母羊,年均增收可达2万元以上。”浩来呼热苏木浩来呼热嘎查牧民孙凤国说,他家5口人可领取母羊10只,年繁育羔羊销售收入为1.21万元,羊毛收入约860元,草场补贴7800元。
“放母收羔”,扩容助力农户增收。种源公司购买昭乌达母羊“租赁”给有圈舍、有养殖经验但缺少资金和销售渠道的养殖户饲养,总收益的30%作为“租金”交还公司,其余70%属于养殖户的收入。伊和诺日嘎查岔道子组牧民杨洪文一家3口人,种源公司无偿提供启动母羊6只,以“央贷扶”专项贷款购买并租赁给他家母羊50只,一年产羔加上羊毛收入,扣除饲养成本等费用后,一家3口人均收入达到1.3万元。
“母羊托养”,稳定农户增收。针对既无圈舍又缺乏养殖经验的农牧户,苏木嘎查与种源公司共同担保,可为每一名农户提供10万元至15万元贷款,种源公司用这笔贷款可购买50只至75只昭乌达母羊,通过“羊联体”委托给其他养殖户或合作社饲养,托养户能得到每年4000元至6000元的净利润。
如今,克什克腾“羊联体”已发展成为内蒙古最大的肉羊养殖联合体,成功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肉羊产业发展典型模式,并在全区推广。克什克腾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也成功实现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迈进,开启“智慧畜牧”新时代。(记者 肖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