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政企专班” 创新共建机制 推动电网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蒙东模式”-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4/03 17:27:24
来源:新华网

建立“政企专班” 创新共建机制 推动电网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蒙东模式”

字体:

   为加快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作部署,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蒙东电力公司)与内蒙古东部地区四盟市联合成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专班,明确了政企共建、清单推进、定期会商、常态调度、重点督办的新型电力系统共建机制,协同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走深走实。

   政企联动 筑牢电力系统建设“保障网”

  2024年9月,国网蒙东电力公司携手内蒙古东部四盟市分别成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专班(以下简称政企专班),明确了政企共建、清单推进、定期会商、常态调度、重点督办的新型电力系统共建机制,通过创新机制、优化服务,政企双方在电网规划、项目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形成合力,加快打造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相适应的新型电力系统。

  据了解,“政企专班”整合企业和地方多部门力量和资源,各专班由市(盟)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市(盟)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属地供电公司、能源局、发展改革委、工信局、林草局、自然资源局等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各旗县区主要领导。

  “政企专班”建立了职责清晰、各方联动、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的常态机制,自成立以来,已形成涵盖218个重点项目的责任清单,并明确专人盯办落实。

  “通过这种‘点对点’‘面对面’的沟通机制,共同推进平川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蒙能突泉百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送出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通过微信群、腾讯会议等形式定期调度项目进展、收集汇总困难和问题,由专班会议协调处理,快速推动问题解决。”国网蒙东电力公司兴安供电公司总经理王晓程介绍。

  “政企专班”成立以来,蒙东电网建设取得新突破,电网接纳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内蒙古新能源装机1.36亿千瓦,是全国首个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的省区。其中,蒙东电网新能源装机达2919万千瓦,新能源电力发电量屡创历史新高,新能源利用率始终维持95%以上。

  在“蒙电外送”上,专班将统筹协调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024年,国网蒙东电力公司完成外送电量21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8%,相当于6060万户家庭1年的生活用电量。这也是国网蒙东电力公司继2023年外送电量突破1835亿千瓦时,成为全国年度外送电量最多的省级电网企业后的再次突破。国网蒙东电力公司连续两年外送电量实现全国第一,有力支撑了全国能源保供大局。

  项目提速 电力系统建设跑出“加速度”

  通辽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专题协调会,全力解决第二批大型新能源基地配套工程征占地问题,推动通辽238万千瓦新能源送出工程六个半月实现投产;兴安盟行署安排专人走村入户,推动大项目建设提档加速……自“政企专班”成立以来,项目纳规、前期推进、林草手续办理等进度明显加快,电网建设效率大幅提升。

  为优化用地手续办理、加快电网项目审批,呼伦贝尔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电网项目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各级政府、有关审批部门对电网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强。申报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审批部门在7个工作日内即完成项目核准(备案)批复或报送上级机关审批。

  在兴安盟,突泉百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的500千伏送出工程建设仅用时99天,实现当年核准批复、当年开工建设、当年竣工投产,刷新同类项目最短工期纪录。“在项目建设前期,我们面临时间紧、任务重、前期手续复杂等诸多挑战。然而,得益于专班创新机制和‘日检查、周例会、月通报’的高效推动,项目的审批流程得以大幅优化,审批时限不断压缩。”国网蒙东电力公司兴安供电公司总经理王晓程介绍。

  从可研编制、项目前期到核准共取得19个单位及部门批复文件22份,共历时73天,该项目较常规时间压缩8个月完成核准任务。这一成果不仅为新能源项目的高效推进树立了标杆,也为后续大型风光基地送出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蒙东模式”。

  据了解,2024年,国网蒙东电力公司取得电网项目可研批复109项、核准130项,分别同比增长12%、69%;新开工35千伏及以上项目87项、投产69项,同比分别增长32%、35%,电力系统建设时序充分满足发展需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质效明显提升。

   精准破题 “一事一议”攻克发展难题

  在政企专班机制中,“一事一议”制度作为破解电网发展突出问题的核心抓手,通过政企协同、靶向施策,有效推动新能源发展和网架升级,显著提升了电网可靠性,为地方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筑牢电力根基。

  “一事一议” 制度聚焦电网建设重点、难点问题,采取“一事一策”的方式,组织政府部门、电网企业、相关利益方共同商议解决方案,实现问题的高效突破,保障电网项目顺利推进。

  以通辽市霍林郭勒地区为例,霍林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增量配电项目此前存在若干历史遗留问题,制约当地电力市场健康发展。政企专班启动“一事一议”机制,联合通辽市、霍林郭勒市两级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多次组织国网蒙东电力公司与地方政府、项目业主深入研讨,通过审定增量配电网规划方案,剥离违规主体,捋顺供电关系,形成《关于霍林河重点电力项目有关事宜会议纪要》,明确全部用电主体接入蒙东电网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通过专班督办,霍林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增量配电项目于2024年12月31日顺利接入蒙东电网,为当地电解铝产业链再造与升级提供了强劲电力引擎,推动了霍林河地区电力市场规范化发展。

  “一事一议”机制通过精准施策、靶向施治,加速重点项目落地,推动新能源项目接网效率跃升,国网蒙东电力公司全年完成新能源接网849万千瓦,绿电交易电量同比增长152%。

  “下一步,国网蒙东电力公司将充分发挥新型电力系统共建机制作用,坚决扛牢央企责任,加快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努力为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国网蒙东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毛光辉称。(王智敏、任东月)

【纠错】 【责任编辑: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