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内蒙古交通集团:科创赋能绿色交通新图景-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4/04 11:31:41
来源:新华网

内蒙古交通集团:科创赋能绿色交通新图景

字体:

  充电1秒钟续航1公里,充电10分钟就可以“满电出发”……在内蒙古自治区哈素海服务区的新能源光储超充示范站内,一些新能源汽车车主正在享受快捷的充电补能体验。

  哈素海服务区新能源光储超充示范站

  为打造节能环保的充电站,哈素海服务区新能源光储超充示范站的车棚顶上全部铺设了光伏板。通过光伏板捕获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电能可以直接用于新能源车辆充电,还可以通过储能系统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以供后续车辆充电使用,形成了电能生产、储存和供应的体系。

  “相比传统充电方式,液冷超充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为电动汽车提供大量电能,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让新能源汽车用户体验到‘一秒一公里’的极致新能源补给速度。”内蒙古蒙马新能源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部长王建勋表示。

  新能源光储超充示范站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也确保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同时,还能缓解充电桩大电流充电时对区域电网产生的冲击。

  据介绍,围绕智能充电与智慧设备领域,内蒙古高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取得9项软件著作权。截至2024年底,新建成6715枪充电桩,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光储液冷超充示范站10座,建设完成金盆湾隧道0.8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完成9处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除布局全区智能充电网络外,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还积极部署交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成立内蒙古蒙马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建设蒙马交通智能装备制造基地,生产智能充电设施、换电设施、智能电气设备、智能收费设施、感知监测设施、智能箱式变压器等各类交通领域智能设备。

  员工正在搭建蒙马智造充电桩的智能流水线

  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构建绿色、低碳、高效的物流运输体系,大力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完成集团所辖路网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同步推进充电桩装备制造产业;建成新能源重卡充换电站33座、示范通道6条,建成新能源重卡和补能站管理平台,初步打造形成新能源重卡补能网络;智能装备制造基地落地投产,基本形成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全产业链。

  近年来,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将科技创新视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通过顶层设计与机制改革,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体系。2024年,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达4.75亿元,较2023年增长61%,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现国家级创新平台“零的突破”。

  “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将立足自治区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加快布局低空经济、新能源、循环经济等前沿领域。不断壮大新能源产业矩阵,利用公路沿线和服务区土地资源,统筹推进综合能源补给站、微电网、风电、光伏项目建设。”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方玉东表示。(杨静)

【纠错】 【责任编辑:李倩】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