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筑牢清明防火屏障-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4/04 18:48:02
来源:新华网

内蒙古筑牢清明防火屏障

字体:

  清明节一早,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还笼罩在朦胧的晨雾中。内蒙古森工集团阿里河森工公司应急事务中心森林消防大队队长刘贯杰已带领队员在一处公墓开始巡查。

  他手持对讲机,望向祭祀群众说道:“第三组注意,立刻排查火源隐患。”刘贯杰说,经过多年持续宣传,大家已经逐步转变祭祀观念,更愿意用鲜花、丝带代替烧纸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但刘贯杰仍不敢松懈。

  4月2日,内蒙古森工集团阿里河森工公司扑火队员在一场北山公墓进行防火巡护。新华社发(潘志鹏 摄)

  “在清明前两天,就陆续有群众前往公墓进行祭祀活动,清明当天迎来祭祀高峰。为此,我们已提前在阿里河镇周边公墓部署机动力量,确保一旦发现火情迅速处置。”阿里河森工公司应急事务中心党总支书记赵宏表示,当前公司森林消防大队和各单位保持24小时待命状态。

  阿里河森工公司安排专业扑火队伍和基层半专业扑火队伍分片包干,对生态功能区内的墓地和主要入山路口实施网格化巡护和管控。队员们携带风力灭火机、割灌机、水枪等装备,采取“定点驻守+机动巡查”模式,确保火源管控工作实现无死角、全覆盖。

  4月2日,内蒙古森工集团阿里河森工公司扑火队员对入山祭祀人员宣传防火知识。新华社发(王猛 摄)

  在公司北大桥防火检查站,值守人员邵静峰和张旭明正对入山车辆逐一检查:“请出示防火通行证,扫描防火二维码,车辆必须安装防火罩。”登记间隙,他们递上宣传单耐心提醒:“焚香烧纸不仅危险,还可能触犯法律,咱们用鲜花寄托哀思更安心。”

  这个每班仅有2人轮值的检查站,日均排查车辆200余台次。工作人员严格落实“扫码登记、火种收缴、证件核验”三重防线,确保火源“零入山”。

  这样的场景,正是内蒙古全力应对清明节防火的缩影。随着祭祀、踏青活动激增,加之气温回升、风力加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持续攀升。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全员全时保持三级战备状态,在清明节前后计划动用1200余人、50余支执勤分队、190余台车辆,在区内外172处重点林区和景区开展防火专项行动。

  “防火不仅是应急任务,更是生态保卫战。”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负责人表示,当前已组织人员对区内外30余处重点高危火险区实施靠前驻防,全力防范应对严峻的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形势。

  与此同时,内蒙古各地也在采取行动筑牢防火防线。鄂尔多斯市林草局联合相关部门分析风险等级,落实部门责任,并在全市主要收费站滚动播放防火公益广告;赤峰市相关部门及人员对防火重点区域连续跟进蹲守,及时清理林边、路边、地边的可燃物;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森林消防大队则走进商场,通过有奖问答普及灭火知识。(记者赵泽辉)

【纠错】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