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镇白音布日德嘎查阿茹贡家庭牧场,新建成2000㎡阳光棚和300㎡的饲草搅拌库,置办了全套现代化养殖设备。
今年,牧场利用棚圈养殖和全混合日粮饲料搅拌技术,以“家庭牧场+舍饲半舍饲”发展模式,大大提高饲草利用率和养殖效益。
“比往年提前两个月开始接羔,预计接1700多只,休牧期过后,错峰出栏,既能降低草场压力,收入也有保障。”牧场主塔丽娅介绍。
每年的4月10日至5月25日,呼伦贝尔市9329万亩草场进入为期45天的休牧期,开启“带薪休假”模式,所有牲畜实行圈养,农牧民可享受每亩0.73元的休牧补贴。
新巴尔虎右旗牧民础鲁巴特尔把新接的羊羔转交给无牲畜户或牲畜较少的牧户饲养,通过托管代养,调整自家的牲畜养殖结构,建立牧户联结机制,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镇永丰嘎查牧民张凯牵头成立草原生态牧业合作社,带动12户牧民对标准化牲畜棚圈进行改造,安装全自动饲喂系统和恒温饮水装置,共享技术和种源,计划在休牧期间将基础母畜全部转入舍饲圈养,提升单位草场承载能力,缩短植被恢复周期。
巴彦托海镇呼伦贝尔蒙源农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动物中央厨房建设”“肉牛育肥”“企业与嘎查利益联结机制”等项目以饲草业升级助力畜牧业转型,带动周边3个嘎查持续稳定增收。
“9年合同期内,预计让嘎查增收1200余万元,每3年向上浮动7%。”公司负责人吴月介绍。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针对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难题综合施策,以“三变”“三位一体”为抓手,通过打造现代化畜牧业生产链、锻造集成化畜牧业产业链、塑造高效化畜牧业监管链,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生态化、集约化转型升级,实现牧民增收与草原生态恢复双赢。(记者 李新军)
【纠错】 【责任编辑:徐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