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平原行:五原香瓜成“金瓜”-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4/15 16:35:20
来源:新华网

河套平原行:五原香瓜成“金瓜”

字体: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15日电(记者李云平)眼下,内蒙古的广袤田野尚未铺满新绿,地处黄河“几字弯”顶端的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胜丰镇上,设施农业园区种植的灯笼红香瓜已陆续上市。最高每斤60元的“身价”,让香瓜成为“金瓜”,带动广大种植户增收致富。

  五原县胜丰镇种植户采摘灯笼红香瓜。新华社发(王姝 摄)

  走进香瓜种植户张美珍家的温室大棚,温暖湿润的空气裹挟着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阳光透过大棚薄膜照射在一人多高的瓜秧上,一个个色泽油亮、青绿饱满的灯笼红香瓜垂挂在叶蔓间,刚刚采摘下来的香瓜整齐摆放在纸箱内。

  张美珍一边采摘香瓜一边说:“这些摘下来的香瓜早已被老客户预订,现有的香瓜供不应求。1个大棚占地1亩,种了2500株瓜苗,经过严格筛选,去除裂果等瑕疵品后,能收获1500斤精选香瓜,每斤能卖到30元至60元,年收入能稳定在5万元以上。”

  张美珍共有7个温室大棚,采用全年分批种植模式,实现香瓜分批上市。张美珍说:“我们种植设施香瓜,每年在11月份育苗,从次年3月底开始上市,一直能卖到9月份,基本实现均匀生产,可以有效保证香瓜品质和种植效益。”

  为种出高品质的香瓜,张美珍和丈夫多次向专家学习香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控方法。张美珍说:“我们从育苗到采摘香瓜,全程都有农技人员指导,帮助我们及时利用绿色防控技术,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升口感与品质。”

  五原县胜丰镇种植户采摘的灯笼红香瓜。新华社发(王姝 摄)

  与张美珍一样,香瓜种植户胡三一家过去以种大田为生,每年纯收入三四万元,现在他家种了2亩温室香瓜,每年纯收入总计达10万元以上,香瓜收入占了全家总收入超过七成。他说:“政府不仅给我们新建的高标准温室大棚每亩补贴2万元,还免费安排农技人员指导、推广应用育苗移栽技术,从而实现香瓜种植风险小、收益高。”

  据介绍,五原县灯笼红香瓜的种植历史已有70多年,2014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位于河套平原的五原县土壤肥沃,黄河水灌溉,加上充足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造就了灯笼红香瓜皮薄肉厚、香甜多汁的独特口感。五原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付志强说,为防止香瓜种植业出现“一哄而上,瓜贱伤农”的情况,五原县将香瓜作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设施农产品,推动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统一种植模式,统一销售渠道,不断提高香瓜种植效益。

  五原县胜丰镇设施农业园区。新华社发(王姝 摄)

  目前,五原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广灯笼红香瓜等特色农产品绿色种植技术。胜丰镇党委书记李怀亮告诉记者,该镇新丰村已被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并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备案,为香瓜贴上“绿色身份证”。

  胡三说,自己生产的香瓜不仅通过批发商销售,还在线上平台热销。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严格的品质管控和创新的产业模式,红香瓜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瓜”。

【纠错】 【责任编辑:杨腾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