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天还没亮,“兴乡悦”劳务大巴已载着48名城区居民驶向松山区大庙镇的葱田。这支特殊的“都市农耕队”手握葱苗、脚踩春泥,在金色晨光中种下一排排“绿钞票”,单日共创收6868元。
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悦海社区居民郝志艳已是第10次参与“兴乡悦”务工活动。从捡拾藜麦到沙漠治理,从安装光伏板到栽种葱苗,每一次经历都让她收获颇丰。郝志艳说:“工资按时发放,报销来回路费,中午有热乎饭,街道给我们提供了增收的好机会。”这是赤峰市兴安街道深耕“兴乡悦”品牌服务的坚实注脚,也是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的生动剪影。
“昨晚9点接订单,今早5点半发车!”4月16日破晓,又一支8人“急行军”奔赴元宝山区药材基地。种植大户王师傅说:“城里来的阿姨们眼明手快,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这支“兴乡悦”就业巴士,正以“滴滴抢单”式的速度连接城乡。“在乡村端,我们对接种养殖大户,了解用工需求;在城市端,我们组织社区里的灵活就业人员;在服务端,我们配备全流程跟单员,从技能培训到薪资结算实现‘一条龙’服务。”兴安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介绍。
“兴乡悦”城乡劳务服务持续拓宽城市社区富余劳力就业渠道,搭建城乡劳务互融桥梁,承接各地种养殖大户、农牧业生产加工基地、工业园区等各类劳务用工订单,解决农村产业用工短缺、城市群众短期就业难双重困境。
据了解,2024年秋收期间,公司向中藜高科、科尔沁沙地、光伏基地共输出社区务工队伍41批1899人,增收405206.50元。2024年底,公司依据社区劳务派出情况,将利润分红至社区微基金,助力社区扶老助残、帮弱助困、设施更新等公益事业,服务于社区建设。
作为赤峰市落实自治区就业促进行动的创新实践,“兴乡悦”模式有效破解“农村用工荒”与“城市就业难”结构性矛盾,成为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刘海 刘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