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内蒙古第44届“爱鸟周”活动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启动,今年的主题是“护佑地球精灵,共筑绿色家园”。
活动启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周边群众、游客发放了鸟类保护相关宣传资料,展出了鸟类科普展板和鸟类摄影作品。一批经过精心救助、符合野外放飞条件的鸟类重返大自然。同时,线上组织开展了内蒙古第一届自然笔记创作征集大赛,邀请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以视频号直播形式,作了题为《水鸟栖息地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的公益科普讲座。“爱鸟周”活动期间,各盟市也将举行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鸟类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意识。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全球9大候鸟迁飞通道中有3条过境内蒙古。当前正值候鸟北迁旺季,内蒙古成为候鸟的重要繁殖地和中转站。为更好地保护这些地球精灵,各级林草部门积极行动,在鸟类集中迁徙的重点时段和栖息地,持续加强检查监督,严格落实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救助工作,同时,联合协会社团、各界爱鸟人士以及研学机构,通过生态研学游、摄影展、观鸟大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让爱鸟、识鸟、护鸟的理念深入人心。(记者 霍晓庆)
【纠错】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