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全面推进区域合作深化行动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4/23 11:33:48
来源:新华网

内蒙古全面推进区域合作深化行动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字体:

  新华网呼和浩特4月23日电(记者赵泽辉)22日,内蒙古自治区多部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实施方案》实施以来的阶段性成果及未来工作规划。该行动作为自治区深入实施“六个行动”的重要举措,旨在从国际、国内、区内三个维度全力推动对内对外区域合作协同共进。

  《实施方案》于今年2月25日印发,提出了3个方面21条具体举措。自治区各相关部门切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在持续深化国内外合作和促进区内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厅长罗青介绍,在国际合作层面,内蒙古立足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化高水平国际合作。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已正式获批,成为全国第三个跨境经济合作区。2024年,全区口岸货运量再次突破1亿吨,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跨越2000亿元大关。2025年一季度,全区进出口额实现477.1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在国内合作方面,京蒙协作成为亮点。2024年,京蒙协作成果丰硕,完成21个教育协作项目,新结对39所中小学、11所高校,共建30个科技创新合作平台,落地37个“绿色算力”项目,共建脑科和胸科医院。“绿电进京”交易量5.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农畜产品销售额达308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倍增任务。

  2025年一季度,京蒙协作继续深入推进。自治区举办劳务协作活动,建立京蒙劳务协作工作站,提供岗位万余个,助力2.45万农牧民就业;490名“京医”专家赴内蒙古出诊,出诊约1800人次,接诊疑难复杂患者约3.5万人次;新签约“京资”项目108个。中金数据集团、北京简耘科技、首农集团、京能集团等京蒙科技合作项目顺利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海山也在会上介绍了在京蒙协作“六个倍增计划”和"四项行动"方面的推进情况。在农畜产品销售倍增计划方面,共建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等78个产业园区、20个环京蔬菜保供基地、77个“直采直供基地”。引入北京市首农、顺鑫等多家涉农企业落地,加快补齐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短板。

  除京蒙协作外,内蒙古还积极与上海市、广东省等地深化合作。自治区与上海市共同研究制定沪蒙合作年度重点工作,蒙东—上海绿色燃料走廊建设等一批标志性沪蒙合作事项正在有序推进。同时,自治区印发实施2025年粤蒙合作重点工作安排,并与广东省达成共识,将农牧业、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事项同步列入广东省省际合作年度工作任务共同推动实施。

  在招商引资方面,2025年一季度,自治区积极开展“走出去”小分队招商,新签约投资额500万元以上项目376个。全区正在实施的1977个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国内到位资金830.4亿元,同比增长37.7%,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地区引进到位资金593.7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71.5%,同比增长46.6%,实现开门红。

  在能源合作领域,内蒙古全力推动外送电力项目,输电通道工作稳步推进。建成7个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制氢规模6万吨/年,居全国领先。乌兰察布至燕山石化输氢管道、腾格里送电江西项目等能源合作项目获得国家批复。

  促进区内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是区域合作深化行动的重要内容。针对内蒙古东中西部差异化发展的特点,自治区正在研究起草支持蒙东地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意见以及深入推动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支持蒙西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政策文件,同时也在开展呼包鄂与东部盟市对口协作机制的相关研究。

  对于下一步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张磊表示,将以京蒙全方位合作为重要抓手,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力争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绿色算力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形成更多的有力成果,同时积极推进自治区与长三角、粤港澳、东三省等重点地区的跨省区合作。另一方面,将尽快出台自治区支持东部、中部、西部盟市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强工作部署和落实,切实推动自治区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

【纠错】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