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为抓手,探索构建具有自治区首府特色的现代毒品治理体系,形成“防、打、控,治”闭环管理模式,在禁毒宣传、缉毒执法、科学治理等领域形成多项示范成果。2022年以来,全市实现全民禁毒意识、服务管理效能、毒情监测能力“三提升”,城市生活污水中毒品浓度、毒品犯罪案件、现有吸毒人员人数“三下降”,切实形成了毒品预防教育多元化、打击精准高效化、服务管理细致化、治理体系科学化的工作格局。

狠抓全层级责任落实
呼和浩特市高位统筹构建责任体系,成立以市长为总指挥的示范创建指挥部,组建10个专项工作组,将禁毒工作纳入全市重点工作规划。市委、市政府3年间多次召开会议,解决重大问题23项,形成“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创建工作高效运转。
市禁毒委强化机制创新,制发《呼和浩特市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等4类、12项规范性文件,建立联席会议,联合巡查等6项机制、明确31个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开展专项督导47次,整改问题132个,推动各旗(县、区)主动作为,确保每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市委、市政府将禁毒纳入平安首府考核体系,对32个先进集体、106名个人表彰奖励,约谈11个后进单位。市禁毒委建立“请进来+走出去”学习机制,组织人员赴6省、12市考察交流,引进先进经验,提升创建质效。
构建全民禁毒新格局
呼和浩特市各级禁毒部门大力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形成传统媒体深度覆盖,新媒体传播发力、特色活动造声势的“三维矩阵”。

3年来,全市禁毒公益短信年均发送2000余万条,禁毒标语年曝光量超5000万次。呼和浩特禁毒微博在全国禁毒微博影响力位居前列,推出的禁毒宣传视频多次荣获自治区级奖项。举办禁毒主题文艺汇演、灯光秀、书画展、禁毒万人公益跑等活动2000余场,直接受众群体达1100余万人次;累计在快递邮件上张贴禁毒宣传页30余万份;利用100块社区大屏、20余块热点商圈大屏及运营地铁、2000余辆公交,6000余台出租车构建立体宣传网络,精心推出禁毒主题公交专线,创新打造“城市动脉+禁毒宣传”新模式。
全市禁毒部门联合教育部门重点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340所中小学、18.4万学生实现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注册率、参与率、课时达标率三个100%;建立校外禁毒辅导员队伍,形成“禁毒开学第一课+知识竞赛+研学实践”教育体系。呼和浩特市学生组成的队伍代表内蒙古荣获2023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总决赛三等奖。组建“雏鹰禁毒小记者团”,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机制,保持市域在校学生吸毒“零发生”。
此外,组建呼和浩特市禁毒公益协会,积极参加全区“北疆万里行”巡回宣讲,线上线下覆盖群众超50万人次,累计组织高校、快递企业百万人次参与禁毒服务。打造全国禁毒宣传教育基地——和林格尔内蒙古(国际)禁毒主题雕塑公园、赛罕区禁毒主题广场等室外禁毒主题公园。在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新建智能禁毒宣教中心,成为讲述自治区首府禁毒好故事、传递禁毒好声音的重要载体。
打造缉毒执法“首府样本”
呼和浩特市公安禁毒部门创新开展一体化作战模式,建立“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机制,开发的工作模型荣获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智慧公安我先行”技术革新三等奖,在系列重特大毒品案件侦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跨省运毒车辆查缉战法模型”、涉毒人员“通联网络分析模型”。2024年通过大数据破案占比达89.1%,情报导侦成为破案利器,成功侦破全区首例百人以上“集群打零”案件,被列为公安部经典案例;2024年集中收网告破6起公安部目标、5起内蒙古目标毒品案件,收到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贺电4份;缉毒执法绩效连续5年全区领跑;利用科技赋能提升战力,建成集毒情监测、毒品鉴定于一体的综合实验室,拥有入选自治区人才库的2名专家级技术人才,是自治区禁毒领域科研水平最高、西北省份禁毒领域领先的综合实验室,年均检测样本超千份,发现并命名新精神活性物质“甲氧喹酮”,推动列入国家管制目录。研发毛发中毒品快速提取装置,并申报2项国家专利,检测效率提升80%;主持起草混合毒品“忽悠悠”中喹酮类物质的检测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

创新戒毒康复服务管理体系
3年来,呼和浩特市各级禁毒部门在79个乡镇(街道)建成中心工作站13个,延伸工作站66个,实现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全覆盖,配齐配强禁毒专干及志愿者,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各工作站按高、中、低三种风险类别,严格落实吸毒人员分类服务管理措施,持续保持吸毒人员肇事肇祸“零发生”纪录;开展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累计帮扶160个家庭,打造“同心圆”后续照管品牌,帮助173人掌握职业技能;建立司法医疗会商联动机制,开辟病残吸毒人员收戒专区,2024年收治病残吸毒人员141名,破解了工作难题。在替代治疗方面,全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累计服务3000余人,使阿片类毒品市场大幅度萎缩。
筑牢源头综合治理防线
呼和浩特市禁毒部门认真开展禁种铲毒“空地协同”工作,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覆盖602个村落、7500平方公里,保持毒品原植物“零产量”。印发禁种铲毒宣传资料30万份,签订承诺书2万份,重点村落入户宣传率达100%,实现易制毒化学品精细化监管,将438家企业纳入数字化平台管理,实现行政审批“一网通办”,建立企业等级评定制度,行业培训覆盖440人次;联合多部门开展隐患排查20次,检查医药化工企业39家,保持制毒物品“零流失”;实现麻精药品闭环管控,3年来检查医疗机构63家,核对处方432张,对5台核磁共振波谱仪实行“一机一警”管理,杜绝非法制毒隐患;建成物流园禁毒工作站,配备X光检测仪;破获物流涉毒案件30起;督促企业落实100%实名收寄、100%开箱验视、100%过机安检,年检查包裹超百万件。(张宇、郭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