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平原行:“塞外明珠”乌梁素海成为百鸟乐园-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4/25 20:44:52
来源:新华网

河套平原行:“塞外明珠”乌梁素海成为百鸟乐园

字体: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25日电(记者李云平)暮春时节,蓝天白云映衬下的乌梁素海碧波荡漾,水鸟欢唱,充满勃勃生机。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对乌梁素海流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让这颗“塞外明珠”成为百鸟乐园。

  内蒙古乌梁素海湖区。新华社发

  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它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是控制京津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

  眼下,成千上万只水鸟聚集在乌梁素海湖面,时而嬉戏,时而觅食,呈现“飞鸟翔集、千鸣百啭”的景象。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副主任高占飞说,每年开春以后,乌梁素海都会迎来大批候鸟,种类、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包括斑头秋沙鸭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乌梁素海一直是黄河流域重要的自然“净化区”。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自然补给水量减少,加之工农业排水等因素,乌梁素海湖内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水质一度恶化为劣Ⅴ类。

  为从根本上保护修复乌梁素海生态,巴彦淖尔市由单纯的“治湖泊”向系统的“治流域”转变,生态修复由“单要素”向“多要素”转变,实施一体化、综合化修复治理。

  水鸟在乌梁素海湖面上飞翔。新华社发

  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主任包巍介绍,在系统化治理下,内蒙古于2018年启动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实施生态补水、点源、面源和内源治理。在乌梁素海流域上游开展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在黄河灌区回收处理城镇污水和工业园区废水,斩断点源污染;全面开展“控化肥、控农药、控用水、控地膜”四大行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施生态补水、网格水道疏浚、芦苇加工转化等工程,改善湖区水质,推动内源治理。

  包巍说,为解决芦苇自然腐烂后影响水质的内源污染问题,巴彦淖尔市引进年产20万立方米芦苇刨花板生产项目,以乌梁素海湖区丰富的芦苇为原料生产环保无醛芦苇刨花板,每年可消耗8万多吨芦苇,实现乌梁素海区域全部芦苇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发挥芦苇在湖区的“净化器”“挡风墙”作用。

  目前,乌梁素海生态环境整体好转,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每年在此迁徙、繁殖的鸟类达260多种,已成为候鸟重要的栖息地。

【纠错】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