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4月28日电(石毅)鲜嫩的糯玉米、沙甜的黄柿子、香脆爽口的“灯笼红”小香瓜、圆滑饱满的葵花籽……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名气大、叫得响的特优农产品不少。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近年来,五原县立足自身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紧扣“优”字调结构、突出“绿”字转方式、围绕“销”字拓市场,因地制宜推动黄柿子、葵花籽、灯笼红香瓜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原黄柿子变身“金疙瘩”
地处河套平原腹地、黄河“几字弯”最北端的五原县,是全国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这里水、土、光、热资源富集,加上北纬41度农作物黄金生长带的独特优势,成就了五原黄柿子沙甜可口的味道。
五原黄柿子种植历史悠久、产品品质独特。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精深加工不断延伸,逐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五原黄柿子颜色金黄、个大肉厚、沙甜可口。新华网发(张志中 摄)
走进五原县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在振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包车间内,工人们正将早上从农户大棚里采摘的新鲜黄柿子装箱打包,发往全国各地。这些天,越冬茬黄柿子陆续上市,进入销售旺季,线上销售火爆。公司负责人王恽介绍,每天跟种植户收购黄柿子鲜果近1万斤,然后发往北上广深和江苏等地。
五原县在通过电商平台推动黄柿子等农产品走向市场的同时,强化科技赋能,持续推进黄柿子品质提升,采取“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农户”模式,在开展黄柿子本土品种提纯复壮的基础上推进新品种研发。新培育出2个品种,既保持了黄柿子原有的口感和营养,又具有产量高、裂果少、商品率高的特点,满足了加工销售的需求。
黄柿子果糕、黄柿子汁、黄柿子气泡水、黄柿子火锅底料……为了不断提升黄柿子产品附加值,五原县主攻黄柿子精深加工,越来越多黄柿子系列产品“破土而出”。据统计,2024年,五原黄柿子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约2.8亿元。
“在精深加工上,我们坚持工业化、商业化思维发展农业,以链式思维抓产业,扶持壮大本土企业,高质量运行好五原县黄柿子产业园,2025年力争实现达产达效,产值达到2.7亿元。引进国内龙头企业,推动有效合作,研制开发更多核心产品,提高产品转化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五原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李东介绍。
截至目前,五原黄柿子年种植面积3000余亩,年总产量为2万吨,年产值达2亿元,全县3000余户农户从事黄柿子产业,全产业链从业人数超过1万人,全产业链产值5亿元。
五原黄柿子产业园外景。新华网发(张志中 摄)
李东说表示,五原黄柿子产业初步形成种子培育、基地种植、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全产业链体系。今后将重点围绕规模化生产、组织化经营、智慧化服务、标准化加工、品牌化营销,按照“稳规模、强基础、提品质、增效益”思路,补齐产业链各环节上的发展短板,努力把五原黄柿子做成知名品牌。
小葵花托起全链条“大产业”
五原县被誉为“葵花之乡”,有百年葵花种植史,葵花是五原县富民增收的特色支柱型产业,年种植面积120万亩左右。
多年来,五原县着眼葵花产业发展优势,以标准化种植、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业等为发展重点,调结构、兴产业、美乡村、富农民,初步形成集葵花育种、种植、加工、销售、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态势,葵花产业成为五原县一张“金色名片”。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农民在收割向日葵(2024年9月19日摄)。新华网发(苑培业 摄)
走进五原县民泰农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设备快速运转,剔除尘土和杂物,再经过精选,干净饱满的葵花子便流入包装袋,准备走出国门。
“葵花籽及葵花籽仁在海外市场的需求比较稳定。”五原县民泰农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明说。作为全国葵花产业大县,五原县有葵花籽精选、籽仁加工外贸企业190多家,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达42亿元。
在五原县一家葵花籽加工厂色选车间里,工作人员对在筛选瓜子。新华网发(张志忠 摄)
每年葵花籽收获季,五原县鸿鼎农贸市场内便一派繁忙。鸿鼎农贸市场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向日葵交易市场,也是全国向日葵价格形成中心和国家级葵花籽及籽仁产品出口示范区,年经销各类瓜籽10亿斤,交易金额50亿元。
五原县一处向日葵田(资料图)。 新华网发(张志忠 摄)
在葵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五原县深入挖掘向日葵旅游文化,确定葵花为五原“县花”,建成全国唯一的“葵花主题广场”、全国最大的葵花主题公园、全国首家葵花主题博物馆、独具特色的葵花小镇和“母亲河畔万亩葵海”旅游观光基地,吸引游客走进五原。
灯笼红香瓜炼成“金招牌”
五原“灯笼红”香瓜是五原县特色瓜果中的佼佼者,因其皮薄肉厚、香脆爽甜,外型酷像灯笼,故誉称为灯笼红香瓜。
在五原县胜丰镇新丰村村民胡三的香瓜暖棚里,弥漫着特有的瓜果香味。胡三过去以种大田为主,每年纯收入三四万元,现在种了2亩温室香瓜,每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香瓜收入占了全家总收入的超过七成。
胜丰镇新丰村党支部书记赵海龙说,每年4月初,这里的头茬灯笼红香瓜上市后,吸引大批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周边地区的消费者通过线上线下订购,批发零售。
五原灯笼红香瓜是五原县的地方特色品种,因其外型酷像灯笼,故誉称为灯笼红香瓜,新华网发(张志中 摄)
五原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付志强介绍,为防止香瓜种植业出现“一哄而上,瓜贱伤农”的情况,五原县将香瓜作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设施农产品,推动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统一种植模式,统一销售渠道,不断提高香瓜种植效益。
五原县灯笼红香瓜已有70多年种植历史,2014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胜丰镇新丰村被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备案,灯笼红香瓜贴上了“绿色身份证”。
近年来,五原县通过品种繁育、提纯复壮,保证了灯笼红香瓜果型优美、营养丰富、抗病性强。同时建设集电商服务、农残检测、线下体验、市场销售等功能为一体的灯笼红香瓜博物馆、灯笼红香瓜主题广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香瓜文化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