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红色兴安 绿色发展——新华社镜头中的“岭上兴安”新闻摄影展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开展。
本次展览精选172张新闻摄影作品,分红城主线、生态名片、绿野欢歌、工业变迁、文旅风采、安全屏障、民生福祉7个篇章,突出反映兴安盟以红色基因为灵魂、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兴安新篇章的壮丽征程。
我们把“红色兴安 绿色发展——新华社镜头中的‘岭上兴安’”新闻摄影展的所有照片“搬到”这里,呈现给大家。今天展示的是“生态名片”篇章,共31张照片。
生态名片
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苍翠波涛,到科尔沁沙地锁边工程的绿色长城,从洮儿河湿地飞鸟翔集的生态画卷,到阿尔山火山岩台地上绽放的杜鹃花海,兴安盟以其独特的区位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守护着东北平原和华北地区优质水源安全,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兴安盟盟委、行署牢记国之大者,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书写着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兴安华章。

左上:大兴安岭深处的一户家庭生态林场。
右上:王树喜家庭生态林场中的兴安落叶松育苗基地全部采用水利喷溉设备。
左下:雨过天晴,林场职工郭和平、宋金方夫妇在自家的庭院里晒制刚从山上采回来的木耳和蘑菇。
右下:“防火”是林区人的首要任务。他们成立了防火组织,并且责任到人。
兴安盟五岔沟林业局的577户员工率先办起了家庭生态林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000年10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晔彪 摄

左上: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苏木敖包图移民新村附近的防风林带中,2001年种植的小树正在茁壮成长。
右上:阿林一合嘎查(村)牧民朝鲁巴特尔带着孙子来到即将建成的敖包图移民新村看正在兴建的新房,他们将于10月份搬到这里。
下图:生态移民新村敖包图新村正在兴建。
位于大兴安岭西南麓科尔沁沙地腹地的乌兰毛都苏木(乡)实施“生态移民、易地扶贫”,计划从草原迁出216户牧民,退耕退牧还林还草5000多亩(2002年9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2008年4月9日,科尔沁右翼中旗的群众在沙地植树。
入春以来,兴安盟等地开展春季科尔沁沙地治沙植树活动,以遏制科尔沁沙地蔓延。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位于兴安盟境内大兴安岭林区的大小湖泊都了有充沛的蓄水,对改善林区气候环境有极大意义。
初夏时节,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大小河流水量充沛。当地林业部门介绍,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大兴安岭生态状况逐年恢复,森林涵养水量快速增加(2010年5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上图:在扎赉特旗境内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上起舞的丹顶鹤(2010年8月24日摄)。
下图:2010年8月24日,一群白琵鹭在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空飞翔。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左上:2013年5月25日,兴安盟五岔沟林区一处绿意环绕的小城镇鸟瞰。
右上:2013年5月25日,兴安盟五岔沟林区一片落叶松林绿意葱茏。
下图: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部的红花尔基樟子松母树林基地鸟瞰(2011年6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在兴安盟境内的阿尔山林区,林业职工在苗圃内育苗(2014年5月14摄)。
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工作人员在阿尔山市五岔沟林业局林木种苗繁育基地查看云杉苗木生长情况(2014年8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2015年5月22日夜,防火瞭望员王金龙靠在瞭望站门边。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特尔美峰上有一座防火瞭望站,阿尔山林业局职工李井泉、朱凤明和王金龙是值守在这里的防火瞭望员。每年3月15日至6月15日,9月15日至11月15日是重要的春秋防火期,全天需要人值守,他们三人倒班,经常在山顶一呆就是半个月。
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左上:乌兰浩特市天骏山治理修复前的一处采石场(2017年3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右上:乌兰浩特市天骏山的人工湖(2020年6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下图:俯瞰乌兰浩特市天骏生态旅游度假区。(2020年8月10日摄)
新华社发
天骏山位于乌兰浩特市郊区,曾因采挖石料而造成山体裸露,植被匮乏,山体上留下了多处深坑。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为天骏山增添绿色,将荒山改造成旅游景区,吸引游客前往游玩。

左上:2018年2月15日,农历大年三十,白玉华在管护站贴对联。
右上:2018年2月15日,夜幕降临,白玉华点上蜡烛,为自己准备年夜饭。
下图:2018年 2月14日,白玉华在巡护一片杂生林,路上积雪已经过膝。
新春时节,大兴安岭林区银装素裹。在阿尔山市林业局杜拉尔沟管护站,林区管护员白玉华坚守在岗位上。他从事森林管护工作28年,2月15日是他第18个独自一人值守岗位的除夕。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上图: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草原上的河流(2022年6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下图: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草原风光(2024年8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上图:2023年7月6日拍摄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杜鹃湖风光。
下图:2024年5月9日拍摄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杜鹃湖。
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乌兰浩特市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景色(2023年8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2023年8月31日,在阿尔山白狼鹿园拍摄的梅花鹿。
新华社记者 王楷焱 摄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池风光(2023年8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025年5月19日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拍摄的夕阳下的湖泊风光。
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