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红色兴安 绿色发展——新华社镜头中的“岭上兴安”新闻摄影展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开展。
本次展览精选172张新闻摄影作品,分红城主线、生态名片、绿野欢歌、工业变迁、文旅风采、安全屏障、民生福祉7个篇章,突出反映兴安盟以红色基因为灵魂、以绿色发展为底色,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兴安新篇章的壮丽征程。
我们把“红色兴安 绿色发展——新华社镜头中的‘岭上兴安’”新闻摄影展的所有照片“搬到”这里,呈现给大家。今天展示的是前言和“红城主线”篇章,共16张照片。
前言
巍巍兴安,是华夏地标,也是见证北疆伟大历史变迁的时空坐标。在这里,一座城让红色血脉与绿色乐章交相辉映。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政府诞生地,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地;
这里,林海茫茫,是横亘北疆的“天然水塔”;
这里,水草丰茂,牛羊点点,稻花飘香,是闻名全国的肉库、粮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兴安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安排,扎实办好两件大事,深入实施“六个工程”,积极开展“六个行动”,在5.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兴安新篇章。
新华社内蒙古分社与兴安盟盟委、行署联合推出“红色兴安 绿色答卷——新华社镜头中的‘岭上兴安’”新闻摄影展,以新华社记者独特的视角,以国家影像志的恢弘画面,通过红城主线、生态名片、绿野欢歌、工业变迁、文旅风采、安全屏障、民生福祉等七个篇章,为您呈现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史诗级变迁。
红城主线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红色基因世代相传。作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最早的成功实践地之一,1947年5月1日,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在这里诞生,五一会址见证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智慧。如今,革命旧址群成为传播理想信念的殿堂,红色旅游专列穿行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在此重走初心之路。当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奏响新时代乐章,这片沃土正以跨越时空的对话向世界昭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草原儿女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

1947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成立。这是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会结束后的检阅仪式。
新华社发

位于乌兰浩特的“五一会议”会址(2007年4月11日摄)。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这里宣告成立。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中央访问团在乌兰浩特市设立的免费治疗站。
新华社发(1952年9月发)

乌兰浩特中学是乌兰浩特市最大中学之一,有1300多名汉、蒙古、回、朝鲜等族学生在这里愉快地学习。这是该校校舍之一角。
新华社记者 张映华 摄(1953年10月19日发)

上图:朝鲜族农民朴正义(右一)在指导汉族、蒙古族农民学习收割水稻技术。(1987年11月16日发)
左下:汉族、朝鲜族农民科技人员在一起观察水稻生长情况。(1996年12月4日发)
右下:紧靠三合村的乌兰嘎查近年来在三合村的帮助下,掌握了水稻栽培的技术。(1996年12月4日发)
全国民族先进集体、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的乌兰哈达苏木三合村,因有汉族和蒙古族、朝鲜族兄弟共同开发的这片土地而得名。该村靠民族团结发展生产,还帮助团结邻村农民共同致富。
新华社记者 白斯古郎 摄

2002年9月13日晚,蒙古族青年表演舞蹈《草原颂歌》。当晚,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5周年文艺晚会在兴安盟首府乌兰浩特市举行。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4万多名各族群众载歌载舞,祝福自治区55周岁生日。
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2019年5月1日,蒙古族男孩(左)和蒙古族少女在圣火采集仪式上展示圣火。当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圣火在乌兰浩特市“五一会址”成功采集,“十四冬”火炬传递正式开启。
新华社记者 朱文哲 摄

2019年11月20日,兴安盟乌兰牧骑队员为俄体镇齐心村群众演唱歌曲。
当日,兴安盟“草原志愿服务轻骑兵”来到科尔沁右翼前旗俄体镇齐心村开展志愿服务,志愿者为当地群众送去文艺演出、医生义诊、政策宣讲解读等。
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2019年11月21日,乌兰牧骑队员在群众家中表演舞蹈。
当日,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兰牧骑队员来到代钦塔拉苏木代钦塔拉嘎查,为当地群众带来蒙古族特色文艺表演。
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2020年9月29日,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乌逊嘎查分会场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慰问演出上,歌手图雅娜莎(后)在演唱歌曲《牧民歌唱共产党》。
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左上:“蒙古马精神”主题教室场景(2024年5月22日摄)。
右上:“蒙古马精神”主题教室场景(2024年5月22日摄)。
左下:2025年6月18日,兴安盟盟直机关党校学员在“蒙古马精神”主题教室观看宣传片。
右下:2024年5月22日,兴安盟干部群众在“蒙古马精神”主题教室观展。
2024年5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首个“蒙古马精神”主题教室在兴安盟投入使用。主题教室通过宣传阐释蒙古马精神的深刻内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全社会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积极投身到办好两件大事的具体实践。
新华社客户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