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条例》将于9月1日起施行-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8/05 14:29:28
来源:新华网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条例》将于9月1日起施行

字体:

  记者从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9月1日起施行,着力破解“一人多卡”“一事一卡”的问题。

  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是指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集成身份识别、资金发放、支付结算等功能,实现持卡人凭社会保障卡跨地域、跨领域享受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一卡通用。

  持卡人凭借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可以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参保登记、工伤认定、职业培训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同时,社会保障卡还可用于就医结算,在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支付医药费用,简化群众办事流程。

  对政府部门而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具有整合资源、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优势。通过“一卡通”平台,人社、医保、民政等部门能够实现居民身份信息、参保信息等数据的共享与互通,打破信息孤岛,避免数据重复采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隋江涛介绍说,截至6月底,全区社保卡持有人数达到了2325.35万人,基本实现了人手一卡,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达到1704.18万人。同时,全区建立快速发卡网点2085个,覆盖全区所有旗县区,现场制卡15分钟内完成,实现了社保卡“立等可取”“即办即拿”“就近办理”“全区通办”。

  在社保卡应用方面,人社领域实现人社业务“一卡通办”,全区人社95项服务事项可持卡办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待遇已实现系统自动调用社保卡,确保待遇实时进卡。就医购药领域全区0.4万家医疗机构和1.6万家协议药店实现使用实体社保卡本地和跨省异地就医购药。补贴发放领域全面推动各项惠民惠农补贴资金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由人社部门向财政部门提供社保卡查询、核验、卡号变更推送接口等技术支持。政务服务领域已全面实现自治区政务服务平台、蒙速办电子社保卡扫码登录。推动景区社保卡“一卡通游”、博物馆“一卡通览”、公交车“一卡通乘”等应用,进一步拓展社保卡的应用空间。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农牧处处长贾海涛表示,从2024年1月1日起,自治区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全区范围内推行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集中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截至2024年底,内蒙古自治区惠民惠农“一卡通”系统累计发放财政补贴436.36亿元,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补贴资金329.35亿元,社会保障卡登记率达到89.3%,实现95%的惠民惠农补贴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今年1月至7月,“一卡通”系统已累计为领取惠民惠农补贴的群众登记社会保障卡1030万张,登记率达到93%以上。2026年开始,“一卡通”系统新增保障对象要全部登记社保卡,所有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全部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

  自治区财政厅积极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金融服务,推动把“一卡通”中的财政补贴发放数据变成金融授信的依据。按照“财政搭台、部门监管、银行让利、群众受益、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联合各代理银行,推出“一卡通”金融服务产品,向农牧民提供“无抵押”贷款,并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上给予优惠,支持农牧业生产,助力农牧民增收。截至目前,共发放贷款2万余笔,投放资金30.89亿元,农牧民仅用自己的社保卡,即可享受到惠民惠农金融业务“一站式服务”。(记者王春燕)

【纠错】 【责任编辑:杨腾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