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数字赋能现代农牧业再升级-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13 22:36:43
来源:新华网

鄂尔多斯:数字赋能现代农牧业再升级

字体:

  在黄河“几字弯”腹地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智慧农田里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无人牧场的饲喂系统精准投放饲料,数字平台实现农畜产品全链条溯源……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以数字技术为引擎,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勾勒出“智慧赋能、产业提质、农牧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达拉特旗,运用物联网设备、遥感监测等技术搭建的智慧数字化农场管理平台,实现农田种植、灌溉、田间管理等全天候、实时监测分析,为气候气象、土壤信息、病虫害预警等指标变化提供科学解决方案。

  据了1解,2024年达拉特旗20万亩高标准农田已全部匹配信息化、智能化设备。此外,结合AI算法生成作物生长模型,指导水肥精准投放,使玉米种植节水30%、化肥减量25%;试点无人机遥感巡田系统,10分钟内完成千亩农田病虫害扫描,防治效率提升4倍。

  养殖业的数字化变革同样亮眼,乌审旗的鄂尔多斯细毛羊产业园种源基地,着力打造现代智慧化无人牧场,构建了鄂尔多斯细毛羊追溯大数据平台,从羊出生开始,其品种传承、免疫轨迹、成长历程等信息都被精准记录。

  据了解,乌审旗实施智慧牧业的牧场,平均养殖成本降低15%-20%,牲畜出栏率提高10%-15%,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20%以上。

  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种养方式,更重塑了农畜产品产业链。鄂尔多斯就羊绒产业建立了纤维品质数据库和毛绒纤维品质大数据追溯平台,并与鄂尔多斯市羊绒产业大数据平台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为绒山羊优种选育、科学饲养、羊绒分级等提供指导,实现全程可视化监管。

  在畜牧业种源保护上,鄂托克旗绒山羊纯种繁育中心,开展技术攻关,实现由生物保种向基因保种转型。针对阿尔巴斯绒山羊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基因精准鉴定芯片,对5万只种羊进行基因测序,筛选出产绒量高、细度优的核心种群1.2万只。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定向改良绒山羊产绒性能,将平均细度从16微米降至14.5微米,达到顶级羊绒标准。

  “我们将持续深化‘数字+农业’融合,加快全市‘三农三牧’数字化指挥调度监管平台建设,着力打造西部数字农业示范高地。”鄂尔多斯市农牧局副局长王宇飞表示,未来将进一步释放数字红利,让更多农牧民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共享发展成果,为黄河“几字弯”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动力。(马瑞琴)

【纠错】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