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15日电(郝芳芳)9月15日,“葡香乌海 沙漠看海”乌海葡萄特色农产品暨文旅商务推介展示活动在北京市王府井大街举办,现场展出乌海市种植的几十种葡萄、葡萄酒等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品鉴。
地处内蒙古西部的乌海市,黄河穿城而过,与乌兰布和沙漠交汇。这里处于世界葡萄种植黄金带,加上黄河水滋润和沙土给养,成为得天独厚的葡萄种植区之一,葡萄种植历史有70多年,被誉为“葡萄之乡”。一直以来,当地因势利导,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乌海市海勃湾区葡萄街销售的各类葡萄。新华网 郝芳芳摄
眼下正是葡萄销售旺季,在乌海市海勃湾区葡萄街,近百家葡萄种植户在此集中销售地产葡萄。种植户徐翠英家今年种了40亩葡萄,共20多个品种,亩产2000斤左右,平均每斤卖10元,每天能卖500斤左右。种植户刘婷介绍,乌海葡萄糖度高、色泽艳、风味浓,很受市场欢迎,鲜食葡萄通过冷库储藏,可以销售到次年春季。
乌海市海南区赛汗乌素村黄河村民小组是当地有名的葡萄种植村,全村葡萄种植面积1000余亩,年产量达130万斤。种植大户王胜云介绍,全村100多户村民基本都种植葡萄,户均年收入7.5万元以上,半数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元。
目前,乌海市葡萄保有种植面积近2万亩,品种156个,产量近万吨。利用种植优势,乌海市不断延伸葡萄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乌海市云飞葡萄酒庄展示的各类葡萄酒产品。新华网 郝芳芳摄
走进乌海市云飞葡萄酒庄,大厅里展示着各种葡萄酒,目前该公司已开发出十几种产品,并与多家高档餐厅合作开发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在云飞葡萄深加工产业园生产车间的全自动生产线上,一串串葡萄经过清洗、压榨、杀菌等工序,变成了零添加非浓缩还原葡萄汁。这是乌海市首条非浓缩还原果蔬汁生产线,年生产加工能力为葡萄原汁5000吨、葡萄饮料1000吨。此外,他们的葡萄干产品也很受消费者欢迎。
从一串葡萄到一杯美酒、一袋果干、一瓶果汁,企业通过精深加工打破葡萄销售的时空限制,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促进葡萄产业升级发展。目前,乌海市具备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产品销售条件的全产业链企业4家,全市葡萄酒年生产加工能力1.43万吨,葡萄酒类型近20种,成品酒200多款。乌海葡萄酒在国际、国内各类大赛中获奖200余项,其中金奖52个。“乌海葡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29.32亿元。
2025年秋季,乌海葡萄迎来收获。新华网 郝芳芳摄
乌海市积极探索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推动葡萄产业与文化旅游、生态观光融合,串起一条集种植、加工、销售、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游客来到乌海不仅可以品尝葡萄、体验采摘,还可以参观酒庄、品味美酒,欣赏“沙漠与湖泊相交映”的奇观,感受“来沙漠看海”的独特魅力。
9月13日—14日,2025乌海沙漠葡萄酒文化旅游节举办,旅游节期间开展了旅行社踩线、酒庄巡游、葡萄酒展销品鉴、全国旅行社沙漠看海行对接洽谈等系列活动,当地4家酒庄与全国各地的葡萄酒经销商签订了总金额900万元的战略合作协议,为乌海葡萄酒走向更广阔市场、文旅产品推广注入新动力。
目前,乌海市已建成30余处以葡萄为主题的农业休闲观光园、4个沙漠原生态葡萄酒庄,年接待游客量超过4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亿元。
“一根根葡萄藤,串起了种植、酿造、研发、贮藏、流通等业态,带动了观光旅游业发展。一串串葡萄,串起了一二三产业,连接起田园风光与城市休闲,成为推动乌海高质量发展的‘甜蜜’动力。”乌海市农牧局局长李小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