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创新传承红色文艺血脉-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15 21:02:22
来源:新华网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创新传承红色文艺血脉

字体:

  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15日电(徐红梅)在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草原上,拥有68年历史的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通过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在传承艺术传统的同时,也注入了鲜明的时代创新活力。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展馆内展示的“乌兰牧骑”精神雕塑。新华网 徐红梅摄

  一位老队员说:“这个机制既尊重我们的付出,也让我们能在新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据悉,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实施人性化退出机制,即对连续工作满15年或因身体原因不再适合演出的队员,经本人申请可启动退出程序,保留原职称待遇。副队长吉日嘎拉介绍:“我们已成功安置5名老队员转岗至宣传部、图书馆等岗位,优化了队伍结构,保障了队员权益。”

    新入职的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正在排练。新华网 徐红梅摄

  在老队员退出的同时,通过精准引进为艺术创作注入新鲜血液。9月12日,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排练厅内,年轻的舞蹈演员们正在反复打磨新作品《思念中的马鸣》的每个动作。吉日嘎拉介绍,2025年,乌兰牧骑新招录6名演职人员,已累计引进10余名年轻专业演员,新队员带来了现代审美和创新思维。一位90后队员说:“我们尝试融合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创排的声乐《锡林郭勒之星》等作品受到年轻观众喜爱。”

  新入职的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正在排练。新华网 徐红梅摄

  新老队员的有机融合催生了创作演出成效。一名新队员说:“老队员手把手教我们舞台经验,我们也会分享新的创作理念。”这种“传帮带”机制使队伍既保持传统底蕴,又充满时代气息。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与当地检察院职工在排练。新华网 徐红梅摄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还积极探索“检察+乌兰牧骑”创新模式,他们联合苏尼特右旗检察院成立公益诉讼宣传队,两年开展法治宣传40余场,办理民生案件32件,努力做到“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到哪里”。

  观众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展馆参观。新华网 徐红梅摄

  六十八载初心不改,三千作品匠心传承。自1957年建队以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累计创作文艺作品3000多部,其中300多部荣获各类奖项。41名平均年龄38岁的队员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红色文艺轻骑兵”的初心使命,继续书写着乌兰牧骑的绚丽篇章。

【纠错】 【责任编辑: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