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加工车间。
工人给鲜食玉米塑封包装。
玉米地里采收忙。
9月,秋高气爽,黑土地迎来一场“鲜食玉米”的丰收盛宴。
在呼伦贝尔农垦那吉屯农牧场公司967亩鲜食玉米种植基地,近3米高的玉米植株整齐挺立,穗大粒饱。人们正抓紧采收,生产线全速运转,一批批真空包装、速冻锁鲜的玉米不断发往全国市场。
在这片位于北纬49°的黑土地上,那吉屯农牧场公司依照“农垦标准”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控制体系,实现“鲜食玉米”从品质到品牌的双重跨越。
每一穗玉米都产自标准化种植体系:选用高抗寒品种“金糯262”,推行测土配方施肥与水肥一体化,全面实施绿色防控,坚决不使用化学农药与催熟剂,并由农技人员全程记录生长数据,实现源头可溯。
来到加工车间,真空包装生产线正在高效作业。该技术将鲜食玉米的保鲜期延长至12个月,彻底突破季节限制。“目前我们每天可处理鲜玉米14万穗,其中速冻玉米10万穗、真空包装4万穗,全部通过有机认证。”生产负责人谭宝龙介绍:“从采收至成品共设18道工序,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近年来,那吉屯农牧场公司积极把握消费升级趋势,持续延伸鲜食玉米精深加工链条,推动产品向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转型,目前已取得“蒙”字标认证、有机产品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等多项资质,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鲜食玉米行业的标杆企业。(记者 李新军 通讯员 胜利)
【纠错】 【责任编辑: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