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公腊忽洞乡联合村,提起驻村第一书记黄忠孝,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驻村一年多,黄忠孝用实干探索出一条助农、兴农、富农的特色帮扶路。
第一次踏入联合村村委会时,迎接黄忠孝的是密密麻麻的图表和堆积如山的资料,里面记录着监测户增收难、村集体收入薄等问题。“刚来时,我是驻村工作的‘新人’,但工作不等人,那时候,任务清单上全是问号,资源少、农产品卖不动、村民和集体如何增收……桩桩件件,都是难题。”但他心里清楚:乡村振兴是场“持久战”,得有十足的耐心和“钉钉子”的韧劲。
联合村附近有“十五的月亮”原创地秋灵沟和“干枝梅精神”发源地二道河。黄忠孝看准这点,琢磨出“榆树景观+采摘园”的增收点子。种植园里,烈日当空,他草帽一扣,锄头一挥,就和村民们一起扎进了地里,栽种景观树和特色果树“赤商李”。汗水浸透了衣衫,他却干劲儿十足,咧嘴一笑:“咱这儿旅游资源潜力大,这些树以后就是‘摇钱树’!”
350棵景观树、250棵“赤商李”在他和村民们的汗水中扎了根。“黄书记,你这城里来的年轻干部,干起农活还真像模像样!”村民老李拍着他的肩膀说。一起流汗、一起吃饭的日子里,村民和他的心靠得越来越近。
首战告捷,黄忠孝的干劲儿更足了,“好点子”一个接一个落地:针对村里弱劳力、半劳力多,他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为脱贫户、监测户稳稳“兜底”;落实县里的就业奖励,利用帮扶项目搞“以工代赈”,让村民不出村就能把钱赚;遇到村民小麦滞销,他立马切换身份,当起“推销员”,连续两年牵线“娘家”联通公司搞消费帮扶,帮农户卖出小麦29吨,户均增收约3000元。
2024年9月,黄忠孝发挥他的技术优势,全力推动建设“平安乡村”项目。为了省钱高效,他亲自测量点位、精打细算,硬是以不到供应商一半的投入,在3个自然村装上了50台街道监控、65台农户院内监控,还给70岁以上老人免费装了50台看家摄像机。新建的“数村平台”室外LED大屏,让村民随时能查看实时监控和回放,联合村一跃成了化德县首个自然村监控24小时全覆盖的“智慧村”标杆。
改变,在村里悄然发生着:安装路灯点亮夜晚、新建凉亭凉棚供人休憩、修建休闲广场热闹非凡……村民的习惯也在变:广场舞跳起来了,随手把生活垃圾倒到屋后的少了,主动打扫村道的村民多起来了。“小黄来了,带着咱们建基站、装监控、种果树,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村民感慨。
“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步一个脚印干,联合村的明天,铁定更美更甜!”这是黄忠孝给乡亲们吃下的一颗“定心丸”,也是他对乡亲们许下的庄严承诺!(记者 孙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