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产业之火 内蒙古兴安盟“氢醇”正热-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0/14 16:34:12
来源:新华网

点燃产业之火 内蒙古兴安盟“氢醇”正热

字体:

  金秋十月,金风科技投资百亿、筹建3年的绿氢制绿色甲醇项目迎来新突破——项目一期生物质气化炉工艺验证成功。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实践,绿色甲醇“点燃”当地绿色氢氨醇产业之火。伴随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兴安盟经开区这处被“风”眷顾的热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绿醇“燃动”产业界,万吨产能解燃料焦虑

  10月5日,金风科技兴安盟绿氢制绿色甲醇项目一期气化炉核心工艺验证成功。待正式投产后,绿色甲醇燃料将源源不断地从兴安盟经开区运出,经铁路运抵营口港,最终加注装载到远洋货轮上。

  图为一期项目气化炉核心工艺验证现场(受访者提供)

  甲醇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电力生产以及化工制造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资料显示,根据生产工艺不同,甲醇可分为黑醇、灰醇、蓝醇以及绿醇。其中,绿醇是指以生物质、绿氢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甲醇,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显著低于传统工艺,最具环保效益。据悉,该项目生产的绿醇均为“就地取材”,制氢所需的电来源于兴安盟的风力发电场,水来自周边的河流和水库,原料来自废弃玉米秸秆,主打 “低碳减排”。

  近年来,随着降碳步伐加快,绿色甲醇需求量在全球范围内大增。2025年以来,我国多个绿色甲醇项目开工或投产,据业内统计,截至2025年8月底,国内已签约/备案绿色甲醇项目173个。

  在众多项目中,此次由金风科技旗下子公司——金风绿能化工主导的项目受到业内瞩目。从规模上看,该项目一期规划产能为25万吨/年,是国内目前最先成功落地的十万吨级以上项目,产能居世界领先地位。从技术创新上看,该项目创新应用风-氢-储-生物质多能协同耦合技术,破解了风电制氢不稳定性、大规模生物质气化等多项技术难点,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一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项目名单。从绿色属性认证角度,该项目一期目前已获得全供应链ISCC(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证书,从上游田间地头的秸秆收集,到绿色甲醇生产出厂,到下游仓储运输直至港口的贸易交付,满足欧盟市场强制准入要求,绿色甲醇的“成色”实现与国际接轨。

  对于围绕绿色甲醇的产业上下游来说,项目的成功有望破解我国绿色甲醇产业发展面临的制备成本居高不下,产能不及预期,市场供不应求等多重挑战。据业内人士解释,绿醇需求方的“望而却步”关键在于绿醇生产和运输成本太高,不够“经济实惠”。此次金风绿能化工一举突破技术瓶颈,并与知名船企马士基、赫伯罗特合作形成商业模式闭环,极大地提振了业内信心。

  据金风科技集团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一期气化炉核心工艺验证成功后,项目二期、三期产能将同步推进建设,预计在2027年底达到年产145万吨绿色甲醇规模,通过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绿色甲醇价格。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应用创新,引领化工产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开启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创新锻造产业链,氢氨醇上下游“抱团”升级

  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项目的验证成功,离不开兴安盟经开区绿色氢氨醇产业的整体托举。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绿色氢氨醇”产业示范基地,兴安盟近年来聚焦金风绿能等“链主”企业,融合绿氢氨醇与玉米精深加工的产业升级路径,构建起“垂直共生、树状发展”的产业生态。

  经开区为何能形成这样的产业生态?经开区工作人员告诉新华财经,如果对绿氢制绿色甲醇项目进行拆解,可简单分为电解水制“绿氢”,和“绿氢”与玉米秸秆等生物质结合生成“绿醇”两个阶段。围绕制“绿氢”这一环节,经开区重点招引电解槽、储能装备、叶片回收等企业,已与制氢设备厂商海德氢能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聚焦生产“绿醇”的第二阶段,经开区出资成立内蒙古金兴生物质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兴公司”),主攻玉米秸秆的收储及加工。

  根据上述招引思路,新的项目不仅可以补足产业拼图,也能帮园区内企业进一步降本。例如,电解槽就近布局可省去电力输配损耗,电解水制氢副产的氧气可用于下游产品生产。集群内企业可共用电网、热力、输氢管道、碳捕集设施(CCUS)、能源岛(气岛)等基础设施,降低单个项目的投资门槛,“抱团”提升竞争力。

  在经开区入口处的一张产业图谱中,围绕着“绿氢”“绿氨”“绿醇”“合成气”等20余家企业被列为精准招引对象,勾勒出该区域未来的产业蓝图。据介绍,通过垂直整合形成“绿色能源+生物质原料-高附加值产品-循环利用”的闭环产业链,预计经开区可实现年产值突破 200 亿元,同时实现35%的化工产品在园区内消纳,15%在兴安盟全盟区域内消纳,剩余50%在周边地区消纳的产业协作。

  “精打细算” 为企业,围绕绿色经济合作共赢

  工业供水能力每天20万吨,综合水价每吨4元全自治区最低;通过大用户直供电等措施,绿电电价每度最低可达0.36—0.38元;地方铁路年运输能力1200万吨,运价每吨每公里0.3元……能源化工产业体量大,即使是0.1乃至0.01元的差价,企业利润也会“千”差“万”别,兴安盟经开区的营商服务体现在为企业的“精打细算”上。

  兴安盟商务处王磊负责筹备金兴公司成立。他算了一笔账,1吨绿色甲醇生产在补绿氢的情况下需要1.3-1.5万吨的玉米秸秆,金风一期项目投产后,年产25万吨绿醇,需要至少32.5万吨的玉米秸秆。

  据他介绍,金兴公司成立后,每年计划以较为优惠的价格为金风提供至少15万吨玉米秸秆,同时会配套建设一个10万吨/年的加工厂。“金风一期项目需要的玉米秸秆量基本可以满足,不过当二期三期投产后,玉米秸秆的需求量预计达到百万吨级时,就略显不足了,而且原材料也需要持续的ISCC(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证书。”王磊说。

  据介绍,建厂的目的一方面是“兜底”供应,另一方面平抑收购价,帮企业分担风险。兴安盟位于玉米黄金种植带,据测算全盟玉米秸秆收集量一年能达到700万吨。“后续经开区考虑在盟里其他区域推广复制,推动更大范围的玉米秸秆收储和加工。”他说。

  走进经开区,还有更多看得见的“贴心”:3万平米企业服务中心大楼及1.5万平米倒班宿舍拔地而起,迎来最早一批住户;5条入企专用线联通地方铁路,产品“下线”即上车,快速运达锦州港、营口港、阿尔山口岸、满洲里口岸以及全国各地……据经开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盟开发区基础设施已累计完成投资54亿元,硬件设施已配套到位,能够满足企业入驻、生产的全部条件。

  图为连接兴安盟地方铁路与入企专用线的葛根庙北站(受访者提供)

  据兴安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盟经济技术开发区较上年同期增长126.4%。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高天宇表示,金风绿色甲醇项目核心气化炉工艺验证的成功,为园区绿色氢氨醇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未来园区将聚焦拓链、延链、补链,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为践行‘双碳’、推进绿色发展提供‘兴安方案’。”(杨子华)

【纠错】 【责任编辑: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