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18日电(李倩)“京津冀蒙高校联盟联合申报项目208项,总金额超2.22亿元,推动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18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的高校服务京津冀蒙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杜汇良介绍,京津冀蒙高校联盟成立一年来,已成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区域合作样板,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杜汇良表示,京津冀蒙高校联盟合作深度持续拓展、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组建工科、农科、医科、师范、商科及16所高校联盟等六个分联盟。内蒙古10所高校与京津冀14所高校签署16分合作协议,与顶尖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对口支援高校数量实现倍增。
京津冀蒙高校联盟高校通过课程共建、学分互认、实践基地共享等方式,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已有254名内蒙古高校学生赴京津冀地区高校交流学习,与北方工业大学等高校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人才培养“双向赋能”。依托京津冀蒙高校联盟平台,内蒙古引进50名优秀教师、374名博士生,增强了内蒙古高校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实力。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校际结对、校企合作、联合科研三大类共26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标志着联盟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边疆治理与区域协同发展”专门委员会、“人工智能+教育”专门委员会成立,将聚焦国家边疆治理重大需求、教育数字化转型,打造专业领域智力支撑平台。
论坛期间,工科、农科、医科、师范、商科、石榴籽六大分联盟召开专题讨论,立足专业特色谋划2026年重点工作。
杜汇良表示,京津冀蒙高校联盟将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科技创新、产业对接、协同育人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强化区域协调与资源共享、完善联席会议等运行保障机制、鼓励高校在生态保护、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吸纳更多部属高校、高职院校加入,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释放更大区域协同发展效能,为教育强国建设、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