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18日电(徐红梅)在18日举行的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巨富介绍了“十四五”以来,内蒙古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举措与成效。2024年,内蒙古全部工业增加值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大关,年均增长9.3%,占GDP比重达38%,总量位居全国第14位,进入全国中上游行列。
张巨富介绍,“十四五”期间,内蒙古紧扣新型工业化目标,系统构建“5大传统产业、5大新兴产业、6大未来产业”新型工业化体系,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通过实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30条政策措施,优化工业园区、支持中小企业、推动绿色改造、数字赋能等专项政策,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政策支持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在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内蒙古坚持“调存量”“优增量”并举。传统产业领域累计退出钢铁、焦化等限制类产能超过3100万吨,重点行业能效水平显著提升;新兴产业领域的包头稀土新材料、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呼和浩特乳制品三大集群跻身“国家队”。2024年,稀土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目前,内蒙古已成为全国风电装备产业链最完善、晶硅材料产能最大的制造基地,煤化工产能规模领跑全国。
在未来产业布局方面,内蒙古低空经济破题启航,产业生态初步形成;绿色氢氨醇产业快速起步,全球最大绿氢氨项目首期建成投产、获得国际认证;新型储能实现规模化量产,年产能可满足近3000万千瓦时装机需求。
创新驱动能力持续增强。内蒙古在稀土、乳业、氢能等领域部署63个技术突围点,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家,自治区级创新型中小企业超1675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双超65%,跻身全国第二梯队。
在绿色工业发展方面,内蒙古实施节能节水改造项目600个,创建绿色工厂522家、绿色园区32个,绿色工厂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领先全国平均水平。率先制定全国首个零碳园区标准,开展6个低碳零碳园区试点,探索了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

